蓝藻对锑的生物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锑(S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VA主族,原子序数为51,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类金属元素。与铅和汞一样,类金属锑(Sb)是一个可长距离迁移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目前,人们对金属-藻类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仍处在初级阶段,针对淡水湖泊的非活体藻类与类金属间相互作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水华暴发的主要藻类-蓝藻(Microcystis)为研究对象,以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金属元素Sb为代表,研究非活性蓝藻对Sb(V、Ⅲ)的生物吸附特征及机理。本项研究可以为非活性蓝藻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Sb污染、保护水资源、实现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资源化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藻类经0.1M盐酸处理后,对Sb(Ⅴ)的生物吸附率提高至81.4%。原藻和盐酸处理后的藻类在1h左右对Sb(Ⅴ)的吸附量达到平衡;Sb(Ⅴ)在原藻和经盐酸处理的藻类表面的吸附能力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减弱;原藻与经盐酸处理的藻类对Sb(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不同强度的C-、NO3-、SO42-PO43-对Sb(Ⅴ)在原藻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弱,而对Sb(V)在经盐酸处理的蓝藻表面的吸附影响显著。阴离子型的Sb(OH)-6主要通过静电吸引和表面络合作用与藻类表面的功能团结合。ATR-IR光谱结果显示氨基、羧基和羟基为Sb(OH)-6在蓝藻细胞壁表面的主要吸附位点,其中羧基和羟基能与Sb(OH)-6形成内源络合物。SEM-EDXA光谱结果表明Sb(OH)-6在蓝藻细胞壁表面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藻类对Sb(Ⅲ)的生物吸附速率非常快,在60min达到平衡,其动力学过程遵循pseudo second-order rate equation。在pH4.0、60min和室温条件下,Sb(Ⅲ)具有最大吸附量为4.88mg/g。藻类对Sb(Ⅲ)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离子强度抑制了藻类对Sb(Ⅲ)的生物吸附效率。ATR-IR spectra分析表明:羧基、羟基和氨基为中性Sb(OH)3在蓝藻细胞壁表面的主要吸附位点,其中羧基为主要的吸附位点;羧基和羟基能与Sb(OH)3形成内源络合物。经过比较后发现:蓝藻对Sb(Ⅴ)的最大吸附效率(38%)显著低于Sb(Ⅲ)(接近90%),这可能是由于阴离子型的Sb(Ⅴ)和中性化合物的Sb(Ⅲ)的溶液化学特性不同。二者在蓝藻表面的吸附机理大致相同:藻类表面的羧基与羟基均与Sb(Ⅴ)和Sb(Ⅲ)形成内源络合物。4mol/L盐酸对Sb(Ⅴ)和Sb(Ⅲ)的解吸效果最好,而6mol/L对酸处理藻类表面Sb(Ⅴ)的解吸效果最好。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原藻以及酸处理藻类在处理含Sb(Ⅴ)和Sb(Ⅲ)废水中,至少可以使用五次,具有很好的再生效果。因此,蓝藻在处理含Sb(Ⅴ)和Sb(Ⅲ)废水中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非常重大的发现是证实了Sb(Ⅲ)在生物吸附过程中,发生氧化作用,并且这种氧化作用与pH和时间有关,关于氧化机理的研究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展。
其他文献
<正>风声雨声褒贬声,声声入耳;家事政事琐屑事,事事操心。这是一位女性乡党委书记对工作、生活的切身体验。作为女性乡党委书记,要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
目的探讨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打造城市公共艺术空间。方法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中最重要最直观的公共空间艺术的建设为载体,从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艺术关系的角度,阐述现代城市公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是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国外职业年金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上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已对我国经济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而且容易诱发金融危
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关系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已编控规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法,从规划设计深化、空间形态优化、道路交通完善、环境景观细
引入关系数据库和GIS自动编图技术,改进传统的垂直断面法储量计算过程,可实现矿山储量计算和勘探线剖面计算机辅助成图的同步和一体化。在共用的矿山地矿信息点源数据库平台
劳务派遣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它能满足用工单位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及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管理。目前,我国开展劳务派遣业务的地区逐步从沿海一
采用改进并行分布式算法设计了一种16抽头FIR数字低通滤波器,首先用Matlab工具箱中的FDATool设计滤波器系数,然后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和原理图,实现了子模块和系统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识了课堂,才算是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给《新课程教师必
《浪潮》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关于独裁主义课程实验的电影。本片讲述的是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领悟独裁,以致学生陷入实验而不能自拔的故事。本文首先阐释了《浪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