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北过渡带面积51.6km~2,地质储量15068×104t,占大庆油田过渡带地质储量和萨北开发区地质储量的四分之一,具有较大的储量潜力。由于该地区油层渗透率较低,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原油物性差,尤其是粘度比较高,地面原油粘度在41.1~108.5mPa.s之间,地下原油粘度14~40mPa.s,与纯油区相比,过渡带地区在油田开发中存在着采油速度低,产量递减快,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快,开发效果较差的特点,靠常规措施达不到理想的增产增注效果、化学驱技术适应性差,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潜力的发挥。针对试验区的地质特点和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蒸汽驱的可行性,在试验区地质特征、影响蒸汽驱效果的地质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过渡带蒸汽驱试验区的地质特征;研究影响过渡带蒸汽驱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的地质因素;研究过渡带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确定过渡带蒸汽驱的井网、井距及开发次序。为过渡带地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高技术支撑。目前蒸汽热采作为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配套开采技术,蒸汽驱采收率可达到40-50%。因此,针对过渡带地区因原油粘度高、物性差,造成的储量动用程度低的问题,积极试验探索水驱后转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新途径,研究其技术经济效果,探索稀油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确定合理的井网井距,优化注入参数,完善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对于过渡带地区经济、有效开发,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接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