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化”统筹为研究背景,辽宁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50%以上的人口都在农村,如何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统筹发展的路子,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配置。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大量成本低廉的青壮年劳动力,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从而创造产业协调发展、人口合理分布的局面,直接促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依据、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并创新性的将协同模型引入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中。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研究,包含“三化”及三化统筹的概念、农村劳动力的界定及“推-拉”理论、系统论和协同理论的概述。第三部分是描述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第五章的评价指标体系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是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系统分析,分别从“三化”统筹与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理以及从系统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第五部分是本文核心部分,主要引入协同模型对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进行优化,其中包括协同模型中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模型的求解程,将辽宁省的数据代入协同模型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辽宁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优化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通过“积分制”解决户籍限制导致辽宁农村劳动力在不能获得平等公共服务的问题,采用协同模型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配置优化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以农产品的买卖为主要经营活动,集资金的整合、农产品的生产,采购与销售,技术上的协助于一体的合作组织模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
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缺乏政策有效约束和监管的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表现出环境条件差、布局结构不合理、用地散乱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
本文先在光传输方案实现、低时延灵活性以及和其他网络协调等相关方面,对5G承载背景下OTN规划进行总结,进而在大容量光电混合调节、高精度时间同步以及业务调度和保护等相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剧增,出现了征地补偿费偏低、安
无煤柱或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能够提高煤炭回采率,改善巷道维护,降低巷道返修率,实现安全生产。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东怀煤矿3I01进风巷护巷窄煤柱宽度为5m,同时,通过布置"锚索+
蔬菜瓜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农作物和最大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保障蔬菜和瓜果供给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第六师五家渠市紧邻乌鲁木齐市,交通便利
在东亚文学中,自然是赋予传统诗歌创作动机的主要素材和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尹善道与杜甫也是一样的。杜甫与尹善道都集政治家、学者、诗人三种身分而著称于世,都有
随着世界经济和管理科学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以激励,并且这种竞争以变得更加复杂,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实现永
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三化”统筹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是在快速发展地工业化的引导下萌生并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