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与固体表面摩擦起电规律及检测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形态,易与固体表面发生摩擦起电现象引发安全事故,在航天探测任务中星表探测器、宇航服表面等易与星表沙尘颗粒发生摩擦起电诱发机械故障、材料损伤,同时在机械装备等领域中,颗粒蕴藏丰富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研究颗粒/固体表面的摩擦起电规律、基于颗粒摩擦起电对其特征进行检测,对抑制颗粒/表面摩擦致电以保障航天探测活动、实时跟踪生产和设备运行状态、预测并避免事故发生、监测设备健康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颗粒与固体表面摩擦起电规律及检测应用,开展了相关研究。根据实验需要设计了基于单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起电器件,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了颗粒与固体表面摩擦起电测试平台,系统研究了基底材料、厚度、感应电极宽度、倾斜角度和外部负载等对器件输出性能的影响。颗粒/基底材料之间的极性差异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大小,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电荷累积特性可有效增大输出电压;基底厚度越小、感应电极宽度越小、倾斜角度越大、外部负载越大则对应的输出电压越大。研究了常见材料颗粒与PTFE基底表面间摩擦起电规律,发现摩擦起电量取决于颗粒/PTFE材料之间的极性差异;基于表面摩擦电荷累积效应,建立了输出电压与颗粒尺寸的关系,探究了颗粒材料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此实现了对颗粒尺寸、材料等特征的精准检测;与法拉第筒电荷测试方法结合建立了对带电颗粒有效识别和带电量精准检测的方法。以摩擦起电器件为基础设计了颗粒特征传感器,根据速度与两电极距离、峰值时间差的关系实现了对颗粒平均速度的检测;实验测试并获得了转移电荷量与颗粒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提出了基于此关系的颗粒质量流检测方法;探索通过表面处理等方式增大了表面摩擦电荷累积量,提高了颗粒特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大型航天器对人类生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以故障检测、维修回收等为核心的大型航天器表面在轨巡检技术逐渐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相对导航技术是实现航天器表面在轨巡检操作的前提。本文以空间站表面在轨巡检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站表面结构点云配准的航天器自主相对导航算法。主要内容如下:精确的相对位姿测量技术是实现相对导航的前提,因而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对位姿测
学位
大型空间可展开舱体可用于构建空间站或月球基地,是人类深空探测的关键一步。大型空间可展开舱体具有质量轻、可折叠、发射成本低等优点,广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因此,本文对大型空间可展开舱体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载人深空探测的任务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大型空间可展开舱体,主要包括折叠展开单元与锁定机构、舱内折叠展开机构、舱门及气瓶管路充气系统等。考虑到大型空间可展开舱体所处的空间环境,完成了可
学位
星表探测是未来深空探测工程十分重要的一步,本文基于火星星表探测为背景,设计了一款可全向跳跃的球形机器人。本文设计的机器人以跳跃为主要运动方式,在重力较低且环境复杂的火星星表会有出色的表现。在机器人本体的结构设计中,跳跃结构选取单向轴承与齿轮组相互配合,控制储能弹簧压缩与释放,完成电能到弹簧弹性势能的转变,机器人在支撑杆撞击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下实现跳跃;为满足机器人落地之后姿态调整以及控制起跳角度的
学位
作为碳中和的重要能源载体,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绿色氢能”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槽因其优越的性能,有望成为未来绿色制氢市场的主流.当前,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槽的发展受到膜电极发展缓慢的制约.膜电极是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电解槽系统的成本和性能.因此,必须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方面对膜电极组件进行优化,以促进其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首先讨论了膜电
期刊
空间机械臂在高轨卫星及空间站等航天器维修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因此研制高精度空间机械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针对空间维修任务的需求,本文对空间机械臂的结构参数测量、运动学建模与求解和运动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一种新的机械臂结构参数精密测量方法,开发了相关测量软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软件的有效性,提高了空间机械臂的定位精
学位
飞行器腔体存在孔缝结构时,会导致对电磁脉冲的屏蔽效果变差,在腔体共振频率处产生共振加强效应,对电子设备影响较大。为了保障人机安全,有必要研究电磁脉冲对腔体的耦合作用机理,为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技术手段。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编写仿真程序,调试并组建了电磁仿真平台,对电磁脉冲孔缝耦合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在验证孔缝处的共振具有波导特性、腔体内的共振具有谐振腔特性的基础上,从时频联合角度分析了不同条件下
学位
图像拼接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若干幅有一定重叠区域的图像进行处理,将原本的互相独立的多幅小视角图像,生成一幅大视场全景影像的过程。图像拼接技术获得的全景影像具有视场大、清晰度高、全面直观、冗余信息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遥感探测、安全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在深空探测等领域中存在的相机视场角小、难以获得全景影像的情况,由于现有图像拼接方法的几何对齐精度较低,本文针对小视角、多视图像的全景
学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对党在新征程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主线和工作重点,并对加强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道路、丰富完善新理论,并始终贯穿着管党治党这一核心主线,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并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实现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夯实了管党治党
学位
近年来,随着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技术的发展,以液态金属和气体混合物为工质的两相流磁流体发电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早期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概念设计、可行性分析和初步试验上,对两相流场、气泡的运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工作参数和工质物性对两相流场和发电性能的影响,并设计计算了一种紧凑式核能两相流磁流体发电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相流磁流体发电通道内气液两相流体的运动和分布
学位
电磁离子回旋(Electromagnetic Ion Cyclone,EMIC)波是等离子体波动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一种低频波,其在微观尺度上对能量传输和耗散以及粒子加热加速等等离子体能化现象有着重要影响,与日地空间环境中很多物理现象密切相关。本文基于EMIC波的色散关系以及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了磁层边界区域EMIC波的特性,通过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其激发机制,并从观测和理论角度解释了磁层边界区域出现的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