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张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大气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是影响大气热环境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量化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和对全球气候强迫进行区域尺度的评估,可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缓解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城市扩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下垫面属性的改变和大量人为热的排放,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地表和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过程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在全球持续增温的背景下,城市大气热环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在进行区域尺度的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研究时,高精度的本地化数据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尽管前人已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但是由于对下垫面参数考虑的不充分和人为热排放计算困难,现有的研究在对地表植被的更新和高分辨率人为热数据的耦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此外,当前对未来城市化气候效应的研究都未能考虑到大气热环境在不同热浪天气下的响应过程。本文以中国东部城市—合肥为例,采用 WRF-UC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the Single-Layer Urban Canopy Model)模式对该区域过去城市扩张、未来城市扩张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气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基于高精度卫星观测资料,制作了过去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土地覆盖类型、绿色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的WRF静态地理数据集,同时耦合了 1 km空间分辨率的格点人为热排放数据,从老城区和新城区的角度,对城市化发展导致的下垫面变化和人为热排放对大气热环境的贡献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下垫面变化对7月城市热岛的贡献约为0.76℃,人为热排放的贡献约为0.17℃,与长三角其他特大城市相比略小。下垫面变化对日均2 m气温和2 m相对湿度的影响分别为0.71℃和-4.78%,其中在白天其对新城区的影响要大于老城区,而在夜间其对新老城区的影响相当。人为热排放则对新城区大气热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对老城区日均2 m气温、2 m相对湿度和热指数的影响分别可达0.41℃、-1.78%和1.14℃,其中对夜晚的影响约为白天的2倍。其次,利用由夜间灯光数据训练出的1 km空间分辨率的未来城市下垫面预测数据,选取了发生在合肥地区的两个热浪事件,以探究未来城市扩张在不同天气背景下的影响及其与平均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未来城市扩张会导致扩张区域的地表感热通量最高升高约100 W/m2,白天增加的地表热储量最高可达140 W/m2,夜晚地表释放的能量也显著增加,增加量可高达105 W/m2。在热浪事件1背景下,城市扩张和热浪天气存在协同作用,而热浪事件2会减弱城市扩张带来的升温效应,这可能与事件2的风速较大导致城区热量散失有关,说明气温对城市扩张的响应程度在不同的热浪天气下是有区别的。最后,讨论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对合肥地区大气热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合肥城区在RCP4.5和RCP 8.5情景下的日均2 m气温会分别高达29.9℃和32.2℃,比当前高0.7℃和3℃,并且全球变暖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并无明显的城郊差异。未来2m相对湿度并没有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降低,这是由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导致的。未来增加的温室气体在夜晚对地表的加热作用会增大地气温差,从而导致行星边界层高度升高,而白天的行星边界层高度会降低,这可能与未来增加的大气气溶胶会散射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从而减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有关。未来合肥市区白天和夜晚高温的强度和频率均会增加,尤其是在下午14时,38.0℃以上的2 m气温出现的概率可达26.5%。
其他文献
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作为广泛存在于酸性矿山废水环境中的硫酸盐铁矿物,对污染物As(Ⅴ)和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共沉淀效果。但随着外部环境改变,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由于其亚稳态特性可能会导致其发生溶解和矿相转化,所以在此过程中会使原本被去除的污染物As(Ⅴ)和Cr(Ⅵ)重新释放。为了解含砷施氏矿物和含铬黄钾铁矾的矿相转化和污染物As(Ⅴ)和Cr(Ⅵ)的释放规律,本试验使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f
学位
鸡多病因支气管堵塞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鸡临床呼吸障碍综合征,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支气管干酪样栓塞为主,常伴有气囊炎、心包炎、产蛋下降等,在雏鸡上,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大量的死亡,给我国养鸡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鸡多病因支气管堵塞的防治,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大量的应用抗生素也只能抑制细菌的继发感染,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并且还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及祛
学位
光电化学(PEC)传感分析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原理,在光源存在下将被检测物的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输出的分析方法。因为输入能量与输出信号的不同,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仪器简单、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光电活性材料作为PEC过程中光能与电能和化学能之间转化的媒介一直以来都受到大量关注。CdS作为一种具有合适带隙的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其他半导体材料复合一方面可以构建内建电场提高窄带隙材料的载流子分离效率,另一方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是由金属离子/簇和有机配体构成的多孔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隙空间,比表面积大,且可以通过功能化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等特点。离子液体(ILs)功能化MOF复合材料(MOF@ILs)兼具MOF和ILs的优点,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制备MOF@ILs复合材料,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分离分析,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以吡啶基离子液体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MOF-5@[PrPy]
学位
邻苯二甲酸酯(PAE)俗称塑化剂,是一类常见的化学试剂,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等,常被用做制备塑料、化妆品、粘合剂、纺织品等的添加剂。塑化剂可以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动植物的内分泌稳定,增加肥胖、生殖畸形等疾病的风险。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有效检测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方法。近年来,因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方便廉
学位
烯丙基叠氮是一类独特的叠氮化合物,可以发生[3,3]重排形成一组由不同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分别是叠氮位于末端的顺反式双键异构体和叠氮位于中间的末端烯烃三个异构体。利用三个异构体之间反应活性的差异,通过具有选择性的反应条件使其中一个异构体发生反应(叠氮或者烯烃),而其他异构体不参与反应或者反应速率很慢,因而不参与反应的异构体可以通过重排转化成能参与反应的异构体进行反应,实现烯丙基叠氮的完全转化,提高
学位
可见光诱导的钌催化反应是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催化模式一般限于单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转移途径。本论文我们通过单电子转移与固有过渡金属催化活性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钌催化体系,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羧酸及酰胺类衍生物的去饱和化反应及烯烃迁移反应。一、利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作为底物,在对伞花烃二氯化钌作为催化剂,24 W蓝光灯作为光源,乙酸钾作为碱,2-苯基吡啶或1-苯基吡唑作为配体
学位
各向异性乳液的液滴由多种油相组成,具有两个以上独立微区,具备化学组成、形状和性质的不对称性。两相反应由于不同的反应物分别溶解于不同的相区,使得反应发生十分困难。而两相反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因此解决两相反应反应速率慢、产率低等问题将促进其在化工合成、酶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结合,将各向异性乳液微反应器用于加成反应、酯化反应以及级联反
学位
人体前庭系统中半规管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头部的角加速度,以维持身体平衡。半规管“嵴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重要组成学说,其基本作用原理是游离耳石颗粒黏附在半规管壶腹嵴胶顶上,引起半规管信号感知错误并导致人体眩晕。由于半规管结构复杂、精细,且深埋于颞骨中,无法用现有的医学影像技术测量半规管内部的生物力学响应,验证“嵴石症”学说。本课题采用人工材料模拟人体半规管中的生物组织,按比例设计制
学位
多金属氧酸盐,又叫做多酸(英文写作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由过渡金属组成的金属-氧簇结构。由于多酸所具有的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得其具有十分广泛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氧化还原的高度稳定性及可逆性,可以参与快速可逆的多电子转移反应且不改变自身基本结构,因其独特的电化学性质,被称作电子海绵。使用POM团簇作为催化剂,比一般的催化剂更具有优势,比如结构功能可控,电子电荷传导迅速,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