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增龄伴随着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相关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加强增龄有关的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增龄对大鼠血管结构和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早期给予瑞舒伐他汀干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增龄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延缓增龄性内皮功能障碍提供新思路,也为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新适应症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择青年组(3月龄)、成年组(9月龄)、中年组(15月龄)健康雄性大鼠,通过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浆NO、eNOS、iNOS、ET-1及主动脉组织NO、eNOS、iNOS),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观察大鼠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寻找出早期出现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的月龄组大鼠。选择早期出现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的月龄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通过对给药前后两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浆NO、eNOS、iNOS、ET-1及主动脉组织N0、eNOS、iNOS)、C反应蛋白、离体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主动脉形态学变化、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的检测分析,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早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同时监测瑞舒伐他汀治疗过程中对肝肾功能、肌肉的影响。
结果:
1.青年组、成年组、中年组大鼠血浆NO、eNOS、iNOS及主动脉组织的NOS活性随月龄增加逐渐降低(p<0.05),NO、eNOS、iNOS与月龄呈负相关;ET-1则逐渐升高(p<0.05),ET-1与月龄呈正相关;主动脉环对于乙酰胆碱所致的最大血管舒张程度随着月龄增加降低(p<0.05),对硝普钠所致的舒张反应各组基本一致(p>0.05);主动脉形态随着月龄的增加,内膜中膜厚度(T)、内径(D)、内膜中膜厚度/内径(T/D)逐渐增大(p<0.05),T、D与月龄呈正相关;分组回归分析,NO、eNOS、iNOS、ET-1在成年组斜率最大,同其它组比较有差异(均p<0.05),提示此月龄组出现了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变,T、D在中年组斜率最大,同其它组比较有差异(均p<0.05),表明增龄性血管结构改变此期明显,血管功能的改变早于结构的变化。
2.通过瑞舒伐他汀对成年组大鼠干预12周,用药组NO、eNOS、iNOS、HDL-C高于对照组(p<0.05),ET-1、TC、TG、LDL-C、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5);主动脉环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NO、ET-1水平相关;对照组比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主动脉T、D、T/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用药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AST、ALT、BUN、CR、CK含量无差异(p>0.05),肝脏、肌肉病理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1.本研究结果提示伴随增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成年组大鼠是早期出现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的月龄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血管功能的改变早于结构的变化。
2.瑞舒伐他汀能改善成年组大鼠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减退。
3.本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肝肾功能、肌肉未见明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