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诱导肝癌细胞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及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1348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侵袭转移是其主要生物学特点,也是造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尽管近年来,在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侵袭转移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患者的生存时间仍无明显延长。因此有关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依然是HCC研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肿瘤细胞上皮-间叶样转变(EMT)、间叶样-上皮转变(MET)、肿瘤干细胞(CSCs)假说、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被认为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成为探讨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的热点领域。现在认为EMT是实体肿瘤转移的起始环节。当肿瘤细胞发生EMT后,细胞间粘附降低,运动能力增强,利于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进入周围血管或淋巴管系统,成为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叫做MET,是在形成转移灶过程中,微环境改变后,发生EMT转变的细胞逆转恢复上皮表型,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定植和增殖,进而形成转移灶。低氧作为实体肿瘤微环境代表因素,也是实体肿瘤进展和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低氧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对探讨微环境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具有普遍意义。HCC作为一种在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发生的生长迅速、高转移的恶性肿瘤,无疑是研究低氧对肿瘤细胞影响的理想模型。本课题以低氧能否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MET转变为切入点,探讨低氧对HCC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研究假说:我们提出“低氧/复氧诱导HCC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HIF1α是关键的调控因子”的理论假设。具体而言,即HCC细胞在原发灶由于低氧导致HIF1α稳定表达,通过与SNAI1启动子区HRE结合,直接上调SNAI1表达,诱导HCC细胞发生EMT转变,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当肿瘤细胞到达合适器官或组织,环境氧浓度恢复,导致HIF1α快速降解,解除对SNAI1的作用,从而发生了间叶样转变的细胞重新恢复上皮细胞表型,细胞连接紧密,黏附力增强,运动能力减弱,则利于肿瘤细胞的定植和形成转移灶。HIF-1α在低氧诱导的HCC转变中可能起“枢纽分子”的作用,HIF1α-SNAI1-EMT信号通路可能是材料与方法:一、收集66例临床HCC组织标本并制作组织芯片(T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HIF2α、SNAI1、twist、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探讨其内在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二、利用三气低氧培养箱构建体外HCC细胞低氧/复氧模型,采用光镜动态观察、细胞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在细胞形态、mRNA、蛋白水平检测细胞转变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利用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改变;利用平板克隆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三、利用CoCl2模拟低氧环境,稳定HIF1α的表达,采用光镜动态观察、细胞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的方法在细胞形态、mRNA、蛋白水平检测细胞转变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四、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HIF1αsiRNA- pSES-HUS质粒载体,并与腺病毒Adeasy骨架质粒重组为Ad-HIF1αsiRNA-pSES-HUS腺病毒载体,用其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通过qPCR、Western-blot、侵袭实验、运动实验,观察干扰HIF1α对肝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五、通过基因转染、基因突变、分子克隆等技术构建系列5’端缺失的PGL3-Basic-SNAI1 Pro质粒及突变体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观察SNAI1启动子活性。探讨HIF1α与SNAI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及结论:1、在临床病理因素分析中发现,HIF1α的异常表达与EMT调控因子SNAI1表达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切显著相关。HIF-1α和SNAI1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肿瘤侵袭转移明显相关。2、成功构建低氧/复氧诱导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体外模型。证实低氧/复氧可诱导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3、100μM的CoCl2稳定HIF1α可以诱导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HIF1α可能是低氧/复氧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的关键分子。4、分别成功构建了包含重组Ad-HIF1αsiRNA- pSES-HUS 4个腺病毒表达载体。成功筛选出有效的HIF1α干扰序列。干扰内源性HIF1α的表达,能有效抑制CoCl2诱导的SMMC-7721肝癌细胞EMT转变,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5、成功构建系列5’端缺失的PGL3-Basic-SNAI1 Pro质粒;成功构建系列5’端缺失含HRE突变体的PGL3-Basic-SNAI1 Pro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明HIF1α可能通过与SNAI1启动子HRE直接结合,调控细胞发生可塑性转变。6、肿瘤细胞在低氧/复氧状态下发生的细胞可塑性变化,可塑性现象与肿瘤干细胞的分化、去分化之间的关系怎样?可塑性是肿瘤干细胞独有的特点吗?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固定的细胞,还是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动态的过程?这些问题的回答,这将会引领课题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等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并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不要在农村集体土
因为“任个人”的新文化的影响,早年的苏雪林倾向于书写个体的情感经验,这不单是个人青春期而且也是历史青春期很自然的冲动;而抗战时期,苏雪林的创作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欲使该等法律之光普照中华大地仍需借助于执法环节。然就当下的执法现状而言,"选择性执法"现象始终存在,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氨的现状,讲了仓泵式气力输送的系统合成氨的重大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的措施和方法。这些能加深对人们应用
改变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构建以人为本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必须将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让公众充分参与公共决策,强调公共政策目标的立体化
目的:了解老年人每周运动次数、就诊次数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有效问卷898份,以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
本文以我国1997-2008年300家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为例,考察了高管更换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更换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政府控制的情况下,高管升迁与公司业绩无关,高
本文从总体上考察了抗战时期浙江省银行界在抗嘉湖沦陷时期、宁绍战役时期、浙赣战役时期三阶段的迁移情况 ;论述了银行界迁移对维持和发展银行的基本业务、支持浙江以至全国
对历史的迷恋,是季宇文学创作的一个情结。他早期的历史小说,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手法,表现战争时期令人扑朔迷离的历史和人性。后来,他开始走出小说的想象进入史传的书写,所以有了《
报纸
迁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迁徙自由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人权。迁徙与"流动"、"迁移"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应混同使用。迁徙自由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