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呈下降趋势,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0-2012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8.45小时,睡眠不足检出率为69.8%。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人睡眠不足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而关于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及MetS的关系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从1985到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由2.1%增加到12.2%,肥胖率则由0.5%增加到7.3%。若对其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控制,预期到2030年中国7-18岁学龄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将增加到28.0%。一项对11个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较短时间的睡眠与儿童青少年罹患肥胖风险的增加有关(OR=1.58,95%CI=1.26~1.98)。而有研究指出睡眠时间与儿童肥胖呈U形的非线性关联,Wu等学者发现中国初中和高中学生睡眠时间在7-8小时时肥胖率最低,而高于或低于这一睡眠时间段的肥胖率均更高。随着儿童肥胖数量的迅速增加,全球MetS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et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2010-2012 年 CHNS 数据显示,中国 10-17 岁儿童青少年MetS的患病率为4.3%(Cook标准)。一项对3843名7-18岁伊朗儿童青少年进行的横断面调查发现,与睡眠时间>8小时组儿童相比,睡眠时间≤8小时组儿童罹患MetS的风险增加(OR=2.05,95%CI=1.19~3.63)。然而,对133名10-16岁美国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横断面分析显示,无论采用主观报告或客观测量的睡眠指标,睡眠时间与MetS的患病风险均无关。目前,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及MetS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儿童期作为生长发育、代谢和行为模式发展的关键期,是许多成人疾病开展早期预防的窗口期和敏感期。在当前儿童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的社会背景下,评估儿童睡眠不足对肥胖和MetS的潜在风险,将有助于确定睡眠在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领域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目的1.研究睡眠时间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并探讨性别差异。2.研究睡眠时间与儿童青少年MetS及其组分的关系,并探讨性别差异。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分课题—“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项目,于2012年-2014年在济南市城区4所公立非寄宿制学校进行调查。该项目采取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的学生。入选的调查对象要求为自愿参加的6-17岁儿童青少年,且具有济南市户口或于济南市居住时间超过一年。最终共有78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具有完整睡眠时间和体格特征数据的有效样本为6145人,具有完整睡眠时间、体格特征和血生化指标数据的有效样本为1065人。2.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纳入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睡眠时间、高糖饮食频率、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等;体格检查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血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TG和HDL-C等。3.诊断标准以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于 2016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最佳推荐睡眠时长的共识”作为睡眠时间分类的诊断标准,其中6-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每日推荐睡眠时间分别为9-12小时和8-10小时,低于该推荐睡眠时间为睡眠不足,满足该推荐睡眠时间为睡眠充足。由于高于该推荐睡眠时间的人数较少,因此本研究中剔除了原始数据库中睡眠时间过长的20人。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进行定义超重和肥胖。采用2003年Cook等学者修订美国成人MetS的标准(NCEP-ATPⅢ)制定的儿童青少年MetS诊断标准(简称Cook标准)定义MetS。4.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AS 9.4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连续性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x±s)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对于分类变量,采用频数(%)进行描述,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BMI的关系,调整性别、年龄、高糖饮食、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并进行性别的亚组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不足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调整性别、年龄、高糖饮食、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并进行性别的亚组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不足与儿童青少年MetS的关系,调整性别和年龄,并进行性别的亚组分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ive Cubic Spline,RCS)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etS患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1.睡眠时间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6145名儿童青少年中睡眠不足检出率为41.0%,超重率为17.8%,肥胖率为20.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BMI呈负相关关系,即睡眠时间每增加 1 小时,总体 BMI 下降 0.22 kg/m2(β=-0.22,95%CI=-0.34~-0.09)。按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在男生中,睡眠时间每增加1小时,BMI下降0.26 kg/m2(β=-0.26,95%CI=-0.46~-0.07),而女生中 BMI 下降 0.18 kg/m2(β=-0.18,95%CI=-0.34~-0.01)。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性别、年龄、高糖饮食、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后,睡眠不足与肥胖有关(OR=1.18,95%CI=1.02~1.36),而与超重无关(OR=1.10,95%CI=0.94~1.28)。亚组分析中,只有在男生中睡眠不足与超重和肥胖均有关(P<0.05),而女生中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均无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在调整了性别、年龄、高糖饮食、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后,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均>0.05)。2.睡眠时间与儿童青少年MetS的关系1065名儿童青少年的MetS患病率为10.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和年龄后,与睡眠充足组相比,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组中MetS的患病风险增加(OR=1.84,95%CI=1.16~2.90)。此外,睡眠不足还与MetS组分中的腹型肥胖、血压偏高和高TG的患病风险有关(P均<0.05),而与高血糖和低HDL-C的患病风险无关。在亚组分析中,只有男生中睡眠不足与MetS患病风险有关(OR=2.05,95%CI=1.21~3.49),而女生中睡眠不足与MetS患病风险无关。此外,在男生中,睡眠不足还与MetS组分中的腹型肥胖、血压偏高和高TG的患病风险有关(P均<0.05)。在女生中,睡眠不足仅与MetS组分中的腹型肥胖有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MetS的患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328)。研究结论1.儿童青少年中睡眠不足与肥胖的患病风险有关。睡眠时间与BMI呈负相关关系,与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2.儿童青少年中睡眠不足与MetS的患病风险有关,且与MetS组分中的腹型肥胖、血压偏高和高TG的患病风险有关。睡眠时间与MetS的患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3.在男生中睡眠不足与超重、肥胖和MetS的患病风险有关,而女生中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