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K-Means聚类的朴素贝叶斯HRNB分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挥网络的作用来办理各种事物,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相应的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今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防火墙对内部地进犯进行拦截已经是筋疲力尽,更不用说去阻挡来自外部的一些不法攻击。网络安全成为许多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入侵检测在网络安全方面占有着一席之地。伴随着复杂化、多样化的网络入侵形式,入侵检测体系也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平来匹配形式变化。本文首先是对入侵检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一定的介绍。简要的介绍了贝叶斯的一些基础原理,剖析了利用朴素贝叶斯算法操纵入侵检测的缺点和弊端。本文的创新工作点如下:1).首先为了克服传统朴素贝叶斯对缺失数据的缺点,利用HRNB分类算法对朴素贝叶斯进行一个分层的分类,使得分为完整属性集和缺失属性集两类。在分层的过程中对每层都设置一个调控参数?,使得调控参数进行最优分类的调控。2).对原始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使得初始值的选取避免敏感。采用的是利用欧几里得距离公式计算类内和类间的近似度距离,使得类内距离达到最大,类间最小。3).融合I-K-Means聚类算法和HRNB分类算法,结合各自的优势,提出基于I-K-Means聚类的HRNB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并且依据此算法建立入侵检测模型。本文提出的算法在KDD Cup 10%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到,在对缺失数据的入侵检测中,改进后的算法相比较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使得数据的检测率提高了,误检率和漏报率降低了。在对各种攻击类型的入侵检测方面,检测率、误检率和漏报率方面都有相应的改善。证明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DNA微阵列技术为生命科学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基因表达数据是一般为矩阵形式,分析的是基因发生的改变,基因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基因活动产生
随着商业银行的飞速发展,身份认证作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保障越来越重要,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多个系统身份认证机制的集成化。目前,商业银行各种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身份认证存在
随着软件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软件界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项目失败或者延期、超出预算或品质低劣的问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软件危机”。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风险是时时
语音识别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逐渐发展和成熟,但在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问题仍然是语音识别技术完全从实验室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大障碍。因此,作为人们交流时的一个重要的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信息资源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网络信息检索作为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特定的网络信息,建立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获得更灵活、快捷、合理的物流服务。然而,我国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功能单一,各公司优势无法结合。现代物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存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产品的分发和复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是由于数字产品易复制、易篡改的特性,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数字水印是通过在数字
迁移工作流是将移动计算技术应用于工作流管理的一项新技术,工作流业务过程中的活动被映射为迁移实例,多个迁移实例通过迁移和协作完成工作流过程。构成迁移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三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它具有合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过程自动化和流程监控等优点。Web服务是一种新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它具有互操作性强、新的
自1998年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发布了XML1.0[1](Extansible Makeup Language)标准以来,XML就迅速显示出在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等方面的优越性,短短几年时间,XML就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