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于育龄期及绝经后女性,多数患者介于50岁-59岁之间。尽管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但绝经前妇女罹患此病却并不常见。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更为罕见,有报道发生率在5%-10%。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具有较早的肿瘤分期,较高的分化程度,以及更好的预后。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对年轻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手段常可以达到清除癌灶的目的,但切除双侧卵巢后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起绝经期症状。因此,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良好预后和手术对生活质量带来的明显负面影响促使我们思考,可否对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合并不孕症且有强烈的生育要求。对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取得成功的病例文献中已有报道。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7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7例≤40岁子宫内膜癌病例。收集患者体重指数(BMI)、病史、临床表现、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治疗、预后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的生育情况及预后。 结果: 38例患者接受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手术。在随访到的26例患者中,25例仍存活且无复发,平均随访年限2.8±2.0年。3例患者接受保留一侧卵巢手术,至今存活且无复发,平均随访年限34.3±20.6月。6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中的2例成功妊娠并分娩健康胎儿。 结论: 40岁及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晚期肿瘤发生率较低,且肿瘤分化程度常较高,患者预后较好。对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甚至保留生育功能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988-2007年20年间我院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2007年收治的
目的:以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为观察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血管,回顾性分析二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相关性,并对颅内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行预测,分析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ADMA、Hcy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评价其对大鼠血浆ADMA、Hcy、eNOS、NO的影响,及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