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掺杂BaTiO3基PTC陶瓷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是制备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基础母料,是典型的钙钛矿结构(ABO3)材料,具有优良的介电、压电,光电和绝缘性能,纯的BaTiO3陶瓷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其室温电阻率高达1010-1012Ω·m。1950年,Haayman等人发现,在BaTiO3陶瓷材料中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其室温电阻率会大幅度下降而成为半导体陶瓷,并且当温度上升到它的居里温度Tc=120℃左右时,其电阻率急剧上升,变化达5~8个数量级,这种特性称之为PTC (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效应。BaTiO3基PTC陶瓷材料具有的阻温特性、电流时间特性等,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控制元件,迄今在电子信息、家电、自动化控制、生物、能源及其它各个领域(包括军用和航天设备)正在获得广泛的应用。近些年对BaTiO3进行掺杂改性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进行施受主共掺杂,可以使钛酸钡基PTC材料具有较低的室温电阻、较高的升阻比,大大改善了材料的PTC效应。本实验室采用低温固态反应法,选取TiCl4、Ba(OH)2·8H2O、Sr(OH)2·8H2O、NH3·H2O等为基本原料,以Y、Nb、Nd和Mn分别作为施受主元素通过液相反应以离子的形式掺入,在反应过程中加入AST(SiO2,Al2O3,TiO2)烧结助剂,对BaTiO3基PTC陶瓷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实验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减少了由中间步骤及高温煅烧而引起的粉体团聚及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烧结助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半导化程度,降低了烧结温度,通过选择合适的烧结程序,得到了性能优良的PTC电阻材料。产品经XRD分析测试,纳米粉体为立方晶系,掺杂粉体的衍射峰与纯相钛酸钡粉体衍射峰一致,没有杂质峰出现。经TEM透射电镜形貌分析,制备所得到的粉体为均匀球形,粒子粒径为40-60nm。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施、受主元素的用量,有效的降低了PTC材料的室温电阻,增大了材料的正温度系数,提高了材料的升阻比。通过实验确定出了各个体系施受主元素的最佳掺杂用量。当Nb和Mn的掺杂量分别为0.3%和0.04%时,得到了室温电阻29.6Ω,升阻比1.3×105、正电阻温度系数α为19.3%·/oC的性质优良的PTC陶瓷材料。Y,Nb双施主掺杂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室温电阻,当Y和Nb的用量分别为0.2mol%和0.18mol%,Mn的用量为0.04mol%时,制备出了室温电阻17.6Ω、升阻比6.5×104、正电阻温度系数为18.6 %·/oC的性能优异的PTCR电阻材料。当Nb的用量为0.28%,Nd的用量为0.32%,Mn的用量为0.04mol%时,得到了室温电阻28.7?、升阻比2.3×105,正电阻温度系数为19.8 %·/oC的优良PTC材料。对于钛酸钡陶瓷的烧结,采用程序可控式无压氧化烧结的方法,通过对所得样品的电性能进行测试,不断的调整烧结程序,优化各阶段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最终确立了各个体系的最佳烧结程序,同时我们也对C还原气氛烧结的样品做了测试对比,研究表明,无压氧化烧结的样品,在最佳烧成温度下,样品成瓷性较好,PTC效应良好;不同温区适当的保温,有助于晶粒半导化,但是保温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材料的室温电阻和PTC效应;C还原气氛下烧结所得到的材料,瓷体的室温电阻较低,但是升阻比也较小,PTC效应不理想。
其他文献
多孔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光刻法,胶体晶体法,乳液模板法,生物模板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易动态控制孔径等缺点。近来水辅助法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它是制备有序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上转换荧光材料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而稀土离子掺杂C12A7多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  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锌镱铥三掺的C
等离子体聚合是利用放电把有机单体等离子体化,使单体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下进行聚合,并形成高聚物薄膜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引发剂,且合成膜不依赖于基体,可以制备出多种具有特异性功能且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材料中研究最为广泛的聚合物之一,其低临界相转变温度点(LCST)接近人体温度,且还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
为了监测松散地层沉降变形,提出了一种用于钻孔中植入式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FBG)的结构和传感网络系统。基于室内实验结果,给出了用于岩层变形检测的传感光栅波长带宽为6nm,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为适应人们的要求水性涂料备受人们的青睐。其中双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具有高度交联使其正以优异的性能逐步代替现社会中溶剂性涂料。本论文对双组
随着计算模拟方法的日趋成熟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可以在原子水平上模拟低维纳米结构的各种现象。在本论文研究中,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石墨烯材料及其无机类似物进行了几
杂环化合物已经广泛用于生物医药和有机化学研究,引起了多个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常见的杂环类药物有脑保护剂依达拉奉,用于血液病治疗的艾曲波帕和用于治疗严重的二型糖尿病的曲格列酮等。同时,在有机化学中手性杂环化合物还可作为手性助剂、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广泛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制备杂环类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环加成。近期,环己烯基高价碘盐作为良好的3+2环加成反应物有着相当多的相关报道。环己烯基高价碘盐已
水性聚氨酯由于以水做溶剂,具有环境友好性,因而得到人们的推广。但是和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其耐水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都有不足之处,所以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