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农村居民体育需求的特点更具复杂多元性,传统的政府“计划管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逐渐难以适应农村的体育环境,供给侧的政府治理行为与需求侧的村民体育诉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愈演愈烈,成为了制约农村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故基于乡村聚落地理学的村落形态角度,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与供给侧治理的命题展开研究。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范式,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居民访谈法。研究思路则是以村落(行政村)形态规律与村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特征的关系讨论为基础,剖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内涵及表现、理论根源和现实诱因,最后对其供给侧治理的必要性与路径进行解读和建构。研究认为: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特点与村落的形态规律关系密切,集中型、组团型和分散型村落的居民集聚度、出行便捷性、邻里密切性及生产生活方式等人居环境的分异规律,导致了不同形态类型的村落内部居民的体育参与、体育联系交流、体育文化需求等体育环境的差异性。不同的村落形态特有的体育环境决定了与其对应的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特点,具体表现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需求)的数量、结构、分配布局方式及制度等要素受到村落形态类型的影响。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各供给要素与村落形态特征的契合度低是其供需矛盾的重要方面,即不同类型村落的人口规模、人口集聚度、居民空间分布规律及生产生活联系等特征与村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数量、结构、布局方式、供给制度等要素的不匹配、不适应及不平衡现象,其供需矛盾的激烈程度总体呈现分散型村落>组团型村落>分散型村落的特点。这一方面源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纯公共产品属性及特征导致的政府行政性供给、无偿性供给和居民集体体育诉求的低代表性与供给地位的边缘性,难以全面兼顾村落形态差异与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环境的内在关系。而现实因素则是受政府“计划供给”的长期影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然供给存在供给制度僵化、供给数量统一化、供给结构同质化与分配布局集中化的问题,这实质是对村落形态与公共体育服务供需规律关系的背离。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制度、供给数量、供给结构、分配布局方式等供给端因素与村落形态环境的低契合性,客观要求其供需矛盾的精准治理要在遵循村落形态特征的逻辑基础上实施供给侧改革。具体则需全方位推进和实施“以提升治理制度的灵活性为前提,以保证居民体育权利的平等性为重点,以提升供需结构的适宜性为核心,以提升分配布局方式的科学性为保障”的系统性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