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变异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以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活动为考察对象,从兴隆村的舞龙活动出发,描述了兴隆村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变异过程。通过对兴隆村舞龙活动的叙述,分析了龙文化自古代传承至今对于中国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意义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兴隆村的村落空间进行了介绍。即兴隆村的地理位置与村落情况,有关于兴隆村村名的由来及传说故事。第三部分对兴隆村舞龙民俗活动的传承发展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一,对兴隆村舞龙活动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其二,主要阐述了舞龙队的组织情况,描述了村民在舞龙时的一些准备情况以及在节日活动中的舞龙程序等;其三,对兴隆村的舞龙类型与套路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舞龙套路的活动中还伴有浓厚的宗教信仰成分渗透其中。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兴隆村舞龙民俗文化的变异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兴隆村的舞龙习俗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龙灯扎制材料的变异、舞龙花样的变异、传承主体的变异、净宅仪式的改变等等。变异的过程说明兴隆村的舞龙活动正在经历着现实生活的考验。第五部分是对兴隆村舞龙文化变异的原因探析。通过兴隆村的舞龙活动,我们看到了龙文化对于大众生活的塑造,龙文化丰富了民众的业余时间,愉悦了民众的精神,为民众的心灵提供了精神的寄托与慰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龙文化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渐渐失去它原来的宗教色彩。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第六部分为结语,通过对兴隆村舞龙民俗活动传承与变异情况的描述,发现传统的龙文化涵义正随现代经济与民众心理的发展,由平安祈福、禳灾、避祸的传统民俗心理向民众娱乐、男女平等的新文化观念转变。传统的龙文化要想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中存活下去,其涵义必将因时代文化的发展而衍生出新的龙文化内涵以顺应现代潮流。
其他文献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尽管这种术式相比较于传统的手术来讲具有术腔暴露清楚、对术腔黏膜的损伤小等优点,但是术后术腔黏膜的水
江苏是海洋大省,海洋岸滩开阔,滩涂、浅海面积大,海洋经济已成为江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但是,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我省沿海地区
心理资本理论是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而兴起的理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并能通过有针对性
肾小球滤过屏障是由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三层复合结构。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
为了对采煤工作面前方含水层的精确测定,采用瞬变电磁法对采面底板富水区进行探测。在采面材料巷、切眼以及进风巷布置3条测线,共计103个测点按照垂直底板、斜长底板两个方向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