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项产业发展与国际经济规则逐步接轨,中国钢铁业正投入一场严峻而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虽然目前中国钢铁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也暴露出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与世界钢铁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生产布局及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行业,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而且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培育一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撑性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为主线,首先对中国钢铁工业的特点以及生产、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随后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钢铁工业的特点,对影响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双对数模型,选取中国钢铁工业1990至200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作用的大小。然后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钢铁工业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钢铁工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且选择了美国、日本、韩国等6个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大国和地区与中国钢铁产业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分析出该行业的竞争力状况。从定性评估和定量测度两个角度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钢铁产业的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钢铁产业政策制定以及该产业内的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对如何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建议,对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