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苯并[a]芘短期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情绪等神经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探讨苯并[a]芘神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C57BL/6健康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BaP低剂量、BaP中剂量和BaP高剂量三个染毒剂量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BaP 0mg/kg、0.8mg/kg、2mg/kg、5mg/kg,腹腔注射,隔天染毒一次,连续染毒4周。染毒结束后,采用Y迷宫实验、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等行为学研究方法观察小鼠新异臂进入次数和新异臂探索时间、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内总运动距离、周边区运动距离、中心区进入次数、中心区滞留时间、开臂区进入次数、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比、开臂区滞留时间及开臂区滞留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评价苯并[a]芘短期暴露后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焦虑样行为的改变;行为学试验结束后取小鼠大脑进行高尔基(Golgi)染色,采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大脑海马CA1区、DG区神经元树突长度、树突分支情况和树突棘密度进行定量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和Dunnett T3检验。所有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差((3?±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水偏爱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苯并[a]芘各暴露组小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苯并[a]芘中、高剂量组小鼠在新异臂探索时间和新异臂进入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小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苯并[a]芘各剂量暴露组小鼠总运动距离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苯并[a]芘中、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在旷场周边区域的运动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小鼠(P<0.05);苯并[a]芘中、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区进入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小鼠(P<0.05);苯并[a]芘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区滞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小鼠(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苯并[a]芘中、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的开臂区进入次数和开臂区滞留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小鼠(P<0.05),且开臂区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苯并[a]芘中、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在开臂区进入次数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大脑海马脑片高尔基(Golgi)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图像分析发现,苯并[a]芘高剂量暴露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和DG区神经元树突总长度、树突分支数及树突棘密度等3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并[a]芘短期暴露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焦虑样行为的改变;形态学观察发现苯并[a]芘短期暴露可引起小鼠大脑海马CA1区和DG区神经元树突总长度、树突分支数和树突棘密度的降低。苯并[a]芘可能通过影响大脑海马区神经元树突、树突棘可塑性改变导致神经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