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制性选择与程序信息的变概率自适应随机测试方法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信息化程度的加强,软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软件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随着对软件测试的投入越来越大,软件测试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地自动化测试是软件测试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机测试是一种在自动化测试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但随机测试也有着相当的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都不断的对随机测试进行研究并进行改进,T.Y.Chen等人提出了自适应随机测试方法(Adaptive Random Testing,ART)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自适应随机测试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生成的测试用例动态的均匀分布在输入域之中。本文分析了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自适应随机测试,该类自适应随机测试算法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自适应随机测试算法之一。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自适应随机测试首先根据已有测试用例生成概率密度函数,然后通过该概率密度函数生成下一个测试用例。本文分析了两种概率密度函数的自适应随机测试。一种是限制性选择的ART算法(Restricted Random Testing,RRT),另一种是基于剖面的ART算法(Adaptive Random Testing through Test Profile,ARTTP)。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自适应随机测试方法之后,针对这两种算法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进并在对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了实验。最后实现了一个测试原型系统来对本文中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阐述如下:1.针对RRT算法时间消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限制性变概率选择随机测试算法(Restricted Random Testing by Largest Available Zone,RRTLAZ)。RRTLAZ的主要思想是在已执行测试用例周围生成排除区域和可选区域,然后通过算法计算出所有可选区域,最后寻找最大的可选区域进行测试用例的生成。同时算法考虑了多维输入域的情况并给出两种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对模拟程序和真实程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RRTLAZ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RRT的时间开销并且能够使用较少的测试用例发现较多的错误。2.分析了ARTTP算法的执行过程并对ARTTP算法中用于生成测试用例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改进。相比于原概率密度函数,利用改进后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使用更少的测试用例发现错误。同时针对自适应随机测试算法没有结合程序的动态信息进行改进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覆盖率和基于路径的变概率ART算法(Probability Adaptive Random Testing with Dynamic Program Information,PART-DPI)。通过对覆盖率和路径信息的整合,使得变概率的ART在选择测试用例时更有针对性,能够满足更高的覆盖率和覆盖更多的路径。实验结果也表明,基于程序动态信息的变概率ART能够比原有的变概率ART算法要更有效。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变概率ART测试原型系统(Probability ART Prototype Testing System,PARTPTS)。该原型系统包含了参数分析模块、模拟数据模块、插桩模块、变异模块、执行模块以及结果分析模块。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该系统有较好的可行性以及较高的扩展性。
其他文献
为了缓解当前物流公司配送效率低、运营成本高、调度缓慢等问题,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在物流配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研发新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并融合射频识
目的分析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肾损伤因子-1(KIM-1)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老年2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5岁、NYHA心功能分级≥II级的97例慢性心衰(CHF)患者。根据CKD-EPI Creatintine 2009公式估算
通过吸波材料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Section,RCS)是实现雷达隐身的重要举措之一,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型吸波材料,在RC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输变电工程、输变电等级和高速轨道交通等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导致人们生活的电磁场环境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对生物
由于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一个应用系统往往需要来自多个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来支撑,同时也需要实现与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如何高效合理地实现数据的交换
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测温的特点,在电力设备热故障检测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红外图像的分析多依赖人工完成。随着电力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数量迅速增加,有限的人工方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要,亟待使用自动化方式代替。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多个领域中,本文从红外图像识别角度出发,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检测技术。本文包含以下具体工作:针对目前在电力
中国山水画传承至今,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亦或是在审美的方式上都展现出了多样化的局面。每一位艺术家在个人的创作当中,都在努力的发掘个人的表现技法和表现语言。中国山水画中的肌理运用,是艺术家表现个人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在中国山水画表现语言方面的再突破,使之更具时代气息。揉纸浸墨法,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一种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中国画表现技法,通过揉纸与浸墨两个步骤,完成画面的基本墨色表现。毕业创
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目前为止,催化ORR最好的催化剂为Pt基催化剂。然而,由于Pt的低丰度,易失活以及易中毒等因素,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所
活套是现代酸洗连轧、连续退火、彩涂、镀锌等冷轧生产线连续运行的关键性设备,作为带钢贮存系统在头部焊接、尾部剪切及光整换辊等情况下保证工艺段生产的连续性,同时作为重
光学遥感和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目前对地观测获取地表信息的两种重要技术手段,由于两者的数据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图像分析领域。在综合使用这两种数据前需要进行图像配准,因此寻求一种高精度的自动配准方法是实现光学与SAR图像优势互补、综合利用的必要前提,然而光学遥感和SAR的成像原理截然不同,导致获取的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其中主要包括成像角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