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货币史的考古学观察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频繁的战乱给两晋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经济遭到破坏,货币体系混乱。史料中关于两晋时期货币经济的记载少见,甚至是并未提及。毋庸置疑,当时的商品经济虽受到社会动荡的极大影响,但却并非完全衰败,商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得到缓慢的发展。商业的继续发展证明货币依旧在流通中。由于两晋时期并没有铸造过本朝货币,学术界对于两晋时期货币使用的看法主要是实物货币代替了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但从两晋墓葬及窖藏出土的钱币可以看出,金属货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依旧被广泛的使用并被窖藏。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两晋墓葬、窖藏出土钱币的考察,来初步研究两晋时期货币流通情况。本文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统计学和年代学等科学方法,对两晋墓葬和窖藏中出土的钱币的研究,在前人先贤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晋货币史进行研究,从而通过考古材料来印证史料、补充史料。本文内容大致包括:第一部分绪论,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研究回顾。对两晋时期流通货币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出当时货币流通情况、商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两晋时期货币的历史发展状况,而通过考察考古墓葬中出土的钱币则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两晋货币经济的情况。第二部分两晋时期社会经济与货币发展状况,介绍两晋时期社会经济与历史背景。两晋时期商品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且社会风气奢侈,金钱崇拜严重,货币依旧在当时社会上流通着。同时介绍了记载有关于两晋货币的文献,大致情况为可信的历史资料不多,专著专论也较少,且关于两晋货币的内容结论大多相似。第三部分考古发现两晋墓葬出土货币概况,包括两晋墓葬的分布与发现状况、西晋时期墓葬出土货币概况、东晋时期墓葬出土货币概况。本部分收集了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相关发掘报告及资料,根据西晋、东晋两个时期分类,并整理出表格以方便查看。第四部分有关问题的考古学探讨,包括西晋墓葬出土货币的类型学分析、东晋时期出土货币的类型学分析、两晋时期墓葬出土货币特点以及从出土资料来看两晋货币流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晋墓葬和窖藏中出土的钱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分类,得出出土钱币在种类、数量以及地区上的特点,最后与当时历史社会背景结合,加以总结分析。第五部分结语。将本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两晋货币发展情况提供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号称“中国第一双子塔”的世茂海峡大厦(A塔)即将建成投用,这两座双子塔高达300米,是目前厦门封顶的第一高楼,当之无愧成为厦门的新地标。世茂海峡大厦是福建也是中国第一个3
考虑边缘计算的作用与智能家居的需求,以节约计算资源及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为前提,将边缘计算应用于智能家居环境,基于个人计算机平台构建智能家居边缘计算系统。利用现有的
通过对影响强屈比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了4种HRB500E直条钢筋试验方案和1种HRB500E盘螺试验方案,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碳对强屈比有提升作用,钒对强屈比影响不大,提高
利用凯氏消煮炉(型号:K-424)和远红外消煮炉(型号:LWY848型控温式)两种消煮仪器对甘蔗植株样品进行消煮后,分别测定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用多项式曲线拟合比较测定结果。结果表
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引发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手段以及治理机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具备操纵盈余、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且在治理机制
票据业务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补充、资产结构的调节器以及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青睐的重要金融产品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体系建设的不断成熟,各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随之而来,各级政府为逐步完善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大针对养老机制的投资以保障其民生发展。
针对低轨(LEO)卫星网络切换中切换点受限、切换频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扇形角定理的任意点切换定位算法,并设计上下文传递模式下基于性能优化策略的安全切换方案。应用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首次公开募股(IPO)已经成为众多公司除信贷融资之外越发倾向的融资选择,投资机构与普通投资者也以求通过购买首发新股获取超额收益增厚财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