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诱导植物系统抗性及其激发子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SQR9)是一株从健康黄瓜根际筛选到的植物根际促生菌,被用于防治由尖孢镰刀菌所引起的黄瓜枯萎病。SQR9的处理可显著地促进植物生长,协助植物抵抗盐胁迫,并对多种土传病害存在抗性。对SQR9生防功能的研究集中于根际竞争性定殖与产生抗生素等直接抑制病原菌的机制。并且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够合成多种激发子诱导植物系统抗性,而一株菌所产生的多种激发子对植物系统抗性的作用及每一个激发子对应的激活途径并未被研究。本文从SQR9根部接种诱导植物地上部病原菌抗性的角度研究SQR9激发子对植物系统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SQR9在拟南芥、黄瓜、玉米根际定殖,并导致地上部ROS和丙二醛积累,部分防御酶活性提高,植物防御反应被激活。对系统抗性的诱导方面,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乙烯(ET)信号途径均被不同程度激活,SA、JA、ET在SQR9定殖部位迅速积累,随后诱导信号导致地上部激素积累。SQR9所合成的多种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bacillomycin D、surfactin)、聚酮类抗生素(bacillaene、macrolactin、difficidin)、二肽bacilysin、IAA、胞外多糖均能作为激发子激活植物系统抗性,增强拟南芥对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这些激发子中,surfactin、macrolactin 和 bacilysin对系统抗性的诱导能力较强,且这三种激发子在诱导途径方面存在差异。具体结果如下:SQR9在不同植物根际定殖能力存在差异,在黄瓜根表的定殖数量达到5.70×105 CFU/cm2,玉米和拟南芥根际定殖数量较低,分别为5.62×102CFU/cm2和2.26×103 CFU/cm2。SQR9在拟南芥根际定殖6 h之后,O2在叶片积累,72 h后仍有积累,H2O2在12 h后积累,24 h后不再积累。黄瓜和玉米叶片在接种6 h后O2逐渐积累,12-24 h达到最多,72 h后逐渐降低,H2O2在接种12 h后显著积累。地上部与地下部AsA-GSH循环相关基因表达增强,细胞开始清除活性氧,以缓解活性氧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同时植物细胞膜发生膜脂过氧化,其标志物丙二醛含量增加,植物受到一定胁迫。SQR9接种4天后,植物部分防御酶活性增强。拟南芥过氧化物酶、β-1,3-葡聚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过氧化物酶增加2.43倍,黄瓜和玉米叶片β-1,3-葡聚糖酶、脂氧合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三种酶中,脂氧合酶增强最为显著。这一系列变化均说明植物基础防御系统被激活。SQR9接种后,拟南芥对间性营养型病原菌Pst DC3000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抗性增强,证明SQR9使植物产生诱导系统抗性。拟南芥地下部SA、JA、ET含量在根际接种SQR9后,分别增加1.4、2.0、1.4倍,其中SA和JA在接种1天后迅速增加,达到最高值,ET含量,在接种第4天达到最高,维持时间比较久。拟南芥地上部对SQR9的响应相比地下部慢,SA和JA在处理4天时增加1.3倍,ET在第二天增加1.2倍。三种植物激素作为诱导信号,导致植物诱导系统抗性相关基因被激活,在6 h-12h时被诱导程度达到最高。拟南芥SA、JA、ET介导的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缺失导致SQR9诱导对植物系统抗性显著降低,这种信号途径的中断导致植物对病原菌抗性减弱说明SA、JA、ET介导的信号途径均参与诱导拟南芥系统抗性。SQR9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和次级代谢产物,包括脂肽类抗生素(bacillomycin D、fengycin、surfactin)、聚酮类抗生素(bacillaene、macrolactin、difficidin)、二肽 bacilysin、2,3-丁二醇、IAA、胞外多糖。在检验这些物质在激活诱导系统抗性中的过程中使用SQR9物质合成缺失突变体。预接种Δsfp(脂肽类和聚酮类抗生素均不合成)的拟南芥失去对Pst DC3000和灰葡萄孢霉的抵抗能力,预接种surfactin、bacillomycin D、fengycin和macrolactin合成缺失突变体的拟南芥对Pst DC3000抵抗能力显著下降,预接种 bacillomycin D、surfactin、difficidin、bacillaen、IAA、胞外多糖和 bacilysin 合成缺失突变体的拟南芥对灰葡萄孢霉抵抗能力显著降低。这些物质均能作为激发子引发植物免疫反应,并且在对防御基因的响应中,每一个激发子都具有相对特异性,激活不同基因,并且SQR9的激发子与植物防御基因以及激素与信号途径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三种激活拟南芥ISR(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能力较强的激发子surfactin、macrolactin和bacilysin,与未处理的拟南芥相比,使用三种激发子纯品处理的拟南芥对Pst DC3000和灰葡萄孢霉的抵抗能力增强,surfactin和macrolactin对两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抗性,bacilysin对两种病原菌存在抗性,但抗性较弱。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surfactin和macrolactin均导致拟南芥地下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发生变化,导致地上部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下降,糖代谢基因提高,并且植物几丁质降解基因提高。植物的这些转录响应,均利于其产生对病原菌的抗性。对植物激素(AUX、CTK、GA、ABA、BR、ET、JA、S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激活中,两种激发子激活途径存在差异,且对地上部的激活程度高于地下部。综上所述,SQR9在植物根际定殖,引起植物基础防御,并诱导SA、JA、ET途径产生植物对Pst DC3000和灰葡萄孢霉的系统抗性。本文鉴定了多个激发子,各种激发子能够通过激活不同途径诱导对抗不同病原菌的抗性表达。
其他文献
高密度遗传图谱是提高参考基因组组装、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工具。萝1、(Raphanus sativus L.)是一种重要的一、二年生十字花科根菜类蔬菜作物。萝卜肉质根营养丰富,药用食疗价值高,不同基因型萝卜品种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传统分子标记构建的萝卜遗传图谱,由于标记密度低,可利用的功能标记偏少,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萝卜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萝卜高代自交系‘N
在过去20年中,全球经历了几次传染病暴发,如埃博拉出血热(EBHF)、甲型H1N1流感、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寨卡病毒病,以及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传染病在人类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全球性影响。本文整理1996—2018年的SciVal和Scopus数据进行学术分析,输出趋势主题,以期加强对传染病暴发的认识。
期刊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s)具有植物促生及土传病原菌生防功能,合理施用含PGPRs的生物肥料是实现我国化肥减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物肥料中的PGPRs施入土壤后需在作物根际有效定殖才能发挥作用,而由根系分泌物介导的PGPRs向根表的趋化过程是其有效定殖的重要前提。解淀粉芽孢杆菌是根际环境中一类比较重要的PGPRs,
耕作是指对土壤进行机械操作,以为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提供一种适合的环境。将秸秆埋没在农业土壤中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肥力和水蚀、风蚀、输沙特性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可遗憾的是,适宜的秸秆还田的数量/百分比的相关信息却很少。通常认为,至少30%的土壤表层应该被秸秆覆盖,但这一理论到底是否合适并不清楚。虽然已有很多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来估量农田中秸秆还田的百分比和空间分布情况的研究,但目前
钙镁碳酸盐矿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和实验体系中十分常见的矿物。研究表明,细菌能够改变其所处微环境的理化性质,诱导形成各种类型和形态的钙镁碳酸盐矿物。细菌诱导碳酸盐矿物形成机制的研究在丰富土壤形成和演化理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大气CO2的固定以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细菌作用下钙镁碳酸盐矿物形成的机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明之处。鉴于微生物诱导钙镁碳酸盐矿物形成机制的研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L.)Merr]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及食用油的原料。大豆种植过程中经常因为病害导致产量损失,品质降低,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其中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简称PRR)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土传卵菌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
抗体是由脊椎动物产生的一种能高亲和力、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多功能分子。在植物保护领域,抗体即可作为农药残留免疫分析的生物识别分子,又可用于农药的分子模拟,替代其与靶标昆虫受体结合,甚至引发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从抗体的生物识别和分子模拟两大功能着手,开展了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共性代谢产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免疫分析技术研究。同时采用抗独特型抗体技术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Cry2Aa毒素进行分子模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以达到作物高产的施肥方式不仅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还导致了耕地质量的下降。为了维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养分优化管理减少投入、提高效率和土壤的可持续性生产能力已成为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养分优化管理在使作物达到高产和高效的同时,也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在驱动土壤养分循环、作物养分供应及土壤培肥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了解作物高产高效下的微生物群
植物进化出了细胞表面的免疫受体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和胞内免疫受体蛋白(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NLR)来识别病原效应因子并进而启动先天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物的侵染。NLR类受体蛋白作为最大的一类抗性蛋白,其结构主要包括N端结构域、核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