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融结合一般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参与所形成的资本直接结合,以及由此带来的双方在产权结构、人事参与、治理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关系。它一般采取两种路径:一是产业部门资本进入金融部门,二是金融部门资本进入产业部门。产融结合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产融结合的典型模式,并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产融结合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仍处于比较松散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部门资本向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股以及工商企业集团建立全资附属的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的单向路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问题就是把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排斥在产融结合之外,这一方面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利用产业资本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使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运营空间受到来自工商企业的外来挤压。作为我国银行主体的国有银行如果游离在产融结合之外,那么现在种种边边角角的银行业产融结合,也就只具有象征意义。特别是随着加入WTO保护期的即将结束,2006年我国将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盈利率低的国有银行将与国外银行特别是全能的股份制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内忧外患的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了加快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其中股份制改造和经营模式转变尤为重要。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利用产业部门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及在世界上唯一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能否进行混业经营的探索,成为我国产融结合实践和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把产融结合的研究视角放在国有商业银行这样一个相对的微观层面上,结合我国产融结合的实践和在对国外银行业产融结合模式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制度约束与安排,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问题。  本文包括导论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国内外产融结合研究的文献回顾和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产融结合几种不同认识进行梳理,区分了产融结合与金融资本、产融结合与银企关系的研究范畴,结合本文的研究角度界定了产融结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融结合的理论发展,分析了产融结合具有的正负经济效应,指出当产融结合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融结合才是有效的。这是对产融结合进行的一般性分析,也是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三章,产融结合的实践历程。本章在研究产融结合的前提——作为独立产权主体的银行的产生的基础上,概述了产融结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历的产融自由结合时期、产融结合受限制的时期和产融结合的新发展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美国在法律严格限制下形成的松散型的产融结合模式、德国原则上不限制的紧密型产融结合模式和日本在法律较少限制下形成的关系型产融结合模式。并通过对这些模式的简要评析,得出任何一种产融结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综合反映,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它们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显现。这些分析为我国产融结合的制度安排和模式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第四章,产融结合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本章从我国产融结合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两个误区:主办银行制和债转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单向性、风险性、松散性和受政府行为影响较大的特点。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回顾之后,探讨了资本充足率低与产融结合、不良资产率高与产融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增强赢利能力与产融结合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与产融结合,指出产融结合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必要选择。第五章,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制度约束和安排。本章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产权制度、治理制度及经营制度约束,提出由一元产权到多元产权,从行政治理到公司治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产权多元化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产融结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不可逾越的基础条件。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盈利潜力,是吸引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国内外的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制度的建立和深化。第六章,国有商来银行产融结合模式的构建。本章根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借鉴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实践,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目标应是基于市场原则自主决定的双向产融结合模式。国有商业银行双向型产融结合模式的构建,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的程度限制,以及现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法律制度、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约束,只能采取渐进发展的路径,大致经历国有商业银行引入产业资本、国有商业银行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媒介间接进入产业部门、国有商业银行组成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与产业部门资本相互参股的双向融合三个阶段,最终实现产融的自由结合。  本文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选取了产融结合的另一微观视角——国有商业银行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融结合问题,以此实现对产融结合研究的创新。在对产融结合研究文献的考察中,我注意到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银行和企业在产融结合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方面或从银企关系制度入手着重研究产融结合模式,国内对产融结合的研究则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有的学者在产融结合的金融资本理论上实现了创新,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即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上把握产融结合也实现了创新,有的学者对产融结合的研究从相对微观的产业到具体的以产业为主体的企业,在研究角度上实现了创新,但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对产融结合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尚未见到,因此本文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以求实现对产融结合研究的创新。二是本文试图将产融结合研究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结合起来研究,以达到二者协调发展的联动目的。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与国外产融结合比较而言,不仅仅为了掌握控制权、扩张规模、分散投资、回避风险,更重要的是利用产融结合实现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经营模式变革以应对来自国外全能股份制银行的竞争的观点。本文还提出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看,不能过分强调国外战略投资者,忽视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二者在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应保持适当比例,甚至应偏重国有企业,这不仅有利于避免对国外投资者释放太多的股权,影响我国的金融自主权,导致出现没有利用好国外投资者,却反被其利用的局面,而且效益好的国有大企业参股国有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规模和获得贷款及其它金融服务的便利为目的。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国有大企业这一股东的加入,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国外银行市场竞争中留住优质客户的有效手段。因此,产业部门特别是效益好的国有大企业注资国有银行,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并对提高双方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益无害。三是本文试图创新地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和渐进发展的路径。论文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模式经历了单向型和向双向型过渡的变迁过程,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目标应是基于市场原则自主决定的双向产融结合模式,这一目标模式的实现只能采取渐进发展的路径,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引入产业资本,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并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变革。第二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国有商业银行以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媒介间接进入产业部门。第三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国有商业银行可组成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与产业部门资本相互参股和控股,实现双向融合和双赢。
其他文献
期刊
人的尊严自二战后,被学界广泛提及,它常与人权并列,被视为是人类最高的社会价值,并且采用国际条约、 宪法、 法律、政策等形式予以明确.尽管人的尊严的概念十分多样且不确定
胸外电击除颤使用电能大小,尚无法提出固定数字;常倾向于认为越大效果越好。但在动物实验上,曾显示高电能似不如低电能更为有效。Weaver等,于1982年发表了249例在医院外发生
由光导纤维携载的单色和相干性激光照射,在医学上可用于血管瘤和其他皮肤病变的治疗、溃疡出血部位的止血及视网膜新形成血管的光凝固.最近激光照射试用于吻合动脉节段取得
古生物学家认为,许多哺乳动物进化得特别成功的秘密其实完全在于牙齿。有胎盘和有袋类哺乳动物都具有一种磨楔式的臼齿,可以同时切割和磨碎食物,这些牙齿大大改善并且拓宽了它们的摄食范围。如今,三位古生物学家表示,这种臼齿并非只有惟一的一次进化,而是发生了两次演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维斯,认为这一学说“使人们一贯秉持的基本理论发生了动摇”。  对磨楔式臼齿重要意义的认知,最初是通过研究产自亚洲
利用四川稻区1961-2013年110个站点水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积温资料,对水稻生育期热量条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热量条件整体上
近年来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诊断已引起注意。最初,该病仅于死后尸检证实,但目前已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本病的死亡率仍高,及时早期诊断并长期合理治疗甚为
病例摘要孙××,男,57岁,工人,住院号9324,心电图号8989。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下肢浮肿3天,于1980年12月10日入院。过去史:发现糖尿病已一年体检:体温36.4℃,脉搏72次,呼
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学者们一直重视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斯密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就强调资金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了20世纪哈罗德在对其经济增长模型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