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和聚ε-己内酯(PCL)作为领先的生物可降解合成聚酯,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较比于直接聚合,开环聚合(ROP)丙交酯(LA)和ε-己内酯(ε-CL)单体能够获得高分子量的PLA和PCL产物。对于LA的聚合,异构体的作用对所得PLA材料的物理、机械、流变和降解性能至关重要。金属配合物能够良好地控制PLA结构和性能是生产PLA最有效的方法,包括分子量、组成、微结构和单体结合等方面,尤其是立体选择性ROP,所得PLA的立构规整度,显著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基于我们前期的工作,第一部分我们以三种双金属中心席夫碱铝配合物催化LA和ε-CL开环共聚,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共聚物。利用核磁(NMR)结果分析测定了共聚物中LA与ε-CL结构单元的比例及平均链段长度。通过对左旋丙交酯(L-LA)和外消旋丙交酯(rac-LA)分别与ε-CL开环共聚反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催化体系中LA的聚合速率快于ε-CL,而L-LA的聚合速率又略快于rac-LA。由此可以推知:所得共聚物为微观组成渐变的梯度共聚物。利用DSC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热力学性能表征,发现随着两种结构单元比例的变化,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呈现规律性变化。鉴于金属配合物很难从聚合产物中分离干净从而限制材料的应用,人们更愿意使用无毒金属(锌)配合物催化环酯开环聚合。第二部分我们基于烯醇式配位结构,成功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烯醇式单金属中心锌配合物,作催发剂催化LA、ε-CL开环聚合。研究发现烯醇式锌配合物在聚合LA过程中表现出较高活性,催化剂苯环取代基的存在和配位胺桥的增长,易于单体配位插入的关系,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配合物4a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聚合结果还发现催化体系异丙醇加入与否,对催化聚合反应并无影响,聚合物端机和NMR结果分析表明加入异丙醇并不参与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