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文本桂平西山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以宗教为主要动机的旅游几乎与宗教同时出现,因此也是最古老的旅游形式。宗教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宗教文化遗产进行深层的挖掘,更是弘扬宗教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宗教文化遗产也具有脆弱性和易破坏性,因此,应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宗教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加强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宗教旅游的定义、宗教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研究、宗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于宗教文化遗产概念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对于如何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缺少深入研究,与本文研究主旨内容密切关联的影响研究也尚属少见。随着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关旅游开发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也将日益广泛而深刻。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关系的构筑,对于实现我国宗教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桂平西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已有千年历史,是广西唯一一所国家级正规宗教场所,也是广西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在自治区编制的《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概念性规划》中,将广西第一个县级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平市放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西山的佛教文化与当地的文化结合比较紧密,每当宗教节日来临,县城便人山人海,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和宗教文化融合在一起。桂平以西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主要体现为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大量的佛教建筑和佛教文物,也体现为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佛教艺术等。   因此本文首先阐释了佛教文化遗产的概念,借鉴和运用宗教学理论、文化变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桂平西山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取的资料,对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旅游开发对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的正负面影响,希望借此研究,提出旅游开发与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发展的具体对策,对于实现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其中,高校教师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源群体,不仅背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更是作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将胜任
房地产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其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对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然而滞后的融资市场必然会制约房地产业的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
上市公司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富竞争力的微观主体,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广西上市公司呈现出特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当代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改革而兴起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在办学性质上属于公办民助,但其又获得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诸多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的办学运作机制来进行
期刊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社会生产效率的强大推动力。全球信息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阶段,而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经
癔球症发病率高,多伴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心身疾病,其诊治需要多学科参与.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焦虑抑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中医中药等,但迄今国内外尚无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