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本土文化的核心,口述传统对于现代美国社会中的印第安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口述传统,印第安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得以传承;对于非印第安人来说,讲故事传统是他们了解印第安文化和思想的最佳媒介。讲故事传统对于印第安人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在印第安价值观的传播,文化的记录,成员间的联系沟通以及种族身份的形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国印第安文学正式形成后,它与印第安口述传统的联系成为其显著特征。本土作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向更多的读者展示被边缘化的本土文化,通过在作品中融合讲故事传统的各方面特征,他们使读者看到了印第安人对其身份问题自我理解和阐释,并使更多的读者学会去尊重和欣赏美国本土文化。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由于针对美国本土文学的有价值的批评大量涌现,新美国本土文学批评得以形成。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路易斯·厄得里克的创作已经被纳入美国主流文学的经典之作,她也由此在美国以及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她的文学实验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兴趣,近年来批评家开始探讨她在作品中对讲故事手法的运用以及奥吉布传统对她的影响。在当代美国本土作家中间,路易斯·厄得里克对印第安文化与作为多元文化整体的美国文化的融合持肯定态度。她富有特色的作品被视为一种混杂的文学种类,是讲故事传统与西方文学传统的结合。如同她的双重族裔(德国与奥吉布)身份,她的作品被评论家们形容为“混血”型作品。由于讲故事传统的“再生能力”,厄得里克成功地使独特的本土文化得到了更多非印第安读者的欣赏,为多种文化的共存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也正是这种“杂糅性话语”使得厄得里克的本土文学作品成为了美国文学的主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同时对厄得里克的三部作品进行了探讨—《爱药》、《痕迹》、《小无马镇最后的奇迹报告》—研究她独特的写作风格,特别是她对古老讲故事口述传统的运用。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时期,但却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包括同样的故事背景—一个虚构的印第安居留地,同样探讨了文化冲突的主题,相似的人物设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即对印第安讲故事传统的运用。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以上三个文本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即叙述、结构、语言和人物。在每一个层面都分别结合文本讨论了厄得里克如何将讲故事传统创造性地融入到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创作当中。论文主体的最后一部分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复调理论分别对厄得里克的杂糅性话语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她文本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多重叙述的运用,使得内在于印第安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念得以显现。通过展示印第安文化的独特视野,厄得里克呈现给我们一个多元世界的存在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