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不同剂量西地那非对腰5脊神经切断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及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细胞因子包括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 a,TNFa)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n=24),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Ⅲ-Ⅴ组分别为3μg、10μg、30μg西地那非组。Ⅰ组仅暴露腰5脊神经,Ⅱ~Ⅴ组均切断腰5脊神经,术后第7天开始鞘内给药,Ⅰ、Ⅱ组注射20μl生理盐水,Ⅲ~Ⅴ组分别给予上述剂量西地那非,各组每天1次,连续5天。测定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3、5、7、8、10、12天测量左侧足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latency,TWL),术后8、10、12天取腰5脊髓,测定各组大TNFa、IL-1β含量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cluster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1b)的mRNA表达水平。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组内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术后3、5、7天,与Ⅰ组相比,各组MWT和TWL明显下降(P<0.05),术后8、10、12天与Ⅱ组相比,Ⅲ~Ⅴ剂量依赖地显著升高MWT和TWL(P<0.05)。②与Ⅰ组相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术后8、10、12天TNFa和IL-1β的水平及CD11bmRNA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与Ⅱ组相比较,Ⅲ~Ⅴ于术后8、10、12天剂量依赖地显著抑制了TNFa和IL-1β及CD11bmRNA的表达(P<0.05) 结论:西地那非能剂量依赖性地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的发展,该效应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性,减少TNFa和IL-1β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