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成熟的左翼社会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追求目标,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也反映了西方社会主义者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所引发的诸多新问题,重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研究生态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保护生态环境,对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社会主义概念入手,在对生态社会主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阶段、理论特点、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试图通过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诸多有益的思想主张,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启示。本文的重点是阐述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生态社会主义把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以当代的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对生态思想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的运用,论述的较为翔实和深刻,并探寻生态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根源。这些合理的思想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实现现代化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意义,给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支点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