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对其回收利用是有效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和加工的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以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探求SMBR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污染物去除特性及膜污染的形成与控制方法。以实现SMBR稳定高效运行、出水水质达回用标准的同时,减少膜污染的发生。主要的研究结果有:采用连续培养加周期培养的污泥培养驯化方式,活性污泥经24天驯化完成。活性污泥生长较快,MLSS浓度从2000mg/L增至6200mg/L,污泥产率为0.37kg(MLSS)/kg(CODCr)。硝化细菌生长较慢,污泥培养中后期通过降低进水中的CODCr浓度,使异养菌的增殖减慢,为硝化菌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SMBR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每周期6小时,其中缺氧1小时、好氧5小时;出水体积交换比为0.3,即每周期出水9L;MLSS浓度为8000mg/L;曝气量为0.3 m3/h,DO维持在2mg/L左右。在此条件下,既能使系统维持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又能节约能耗。系统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运行40天。当进水pH为7~9时,SMBR对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CODCr平均去除率为98.01%,NH4+-N平均去除率为96.51%,TN平均去除率为73.38%,TP平均去除率为73.21%,浊度平均去除率为99.56%,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2.2%。SMBR对进水水质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当进水pH降至6时,对CODcr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平均去除率仍达95.14%,NH4+-N平均去除率下降至76.85%,TN平均去除率降至61.42%,TP平均去除率降至62.87%,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基本不受进水pH影响,去浊率仍保持在99%以上,说明低进水pH不利于系统脱氮除磷。测定了SMBR在五种不同MLSS浓度及三种不同曝气强度下的临界通量。结果表明,在一定MLSS浓度范围内(<10000mg/L),适当增大曝气强度能提高系统临界通量;MLSS浓度较小时(<4000mg/L),曝气强度有一个临界值,大于此值临界通量并不会随曝气量增加进一步增加;MLSS浓度过大时(>10000mg/L),增大曝气强度以延缓膜污染的作用已不明显。系统在合适的污泥浓度和曝气强度下(MLSS浓度为8000mg/L、曝气量为0.3m3/h),采用间歇进出水、间歇曝气,缺氧-好氧交替的序批方式在次临界通量下运行,膜污染发展平稳,没有出现急剧的TMP跃升,膜污染速率为0.126KPa/d,说明该工艺能有效控制膜污染。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能改善混合液性质,进一步延缓膜污染,当MLSS浓度为8000mg/L、PAC的投加量为1.5g/L时,膜污染速率降为0.04KPa/d。
其他文献
<正> 按照部《关于切实抓好2001年国土资源重大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23号)要求和法规司的安排,纪检组监察局组成调研组于2001年10月10日至20日,对江西、湖南
<正>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及其结构逐渐调整,粗饲料的加工与使用将愈益占据重要地位,这是畜牧业发展速度高于粮食增产速度的客观现实决定的.事实上,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都非
<正> 一、目录学——治学的门径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分类、编目和著录的专门学问,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医目录学则是在中医学科范畴内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编目和著录工
本文从旅客运输个性心理需求出发,详细分析铁路异常旅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探索其心理规律,从而使铁路客运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以防范旅途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客运安全。
结合国家标准GB3836.2-2010对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要求,介绍了隔爆外壳的防爆原理,指出了隔爆面审查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分析了隔爆三要素的审查方法,并以电动机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正> 研究呼吸运动过程中呼吸驱动压P(t)、呼吸气体流率V(t)及肺容积V(t)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数学模型,进而估计气道阻力(R_W)、肺顺应性(C_L)等呼吸力学参数,不仅有重
本文着重探讨《浮士德》在人文精神这个重要主题上与《圣经·约伯记》的内在联系。就形式而言,《浮士德·天上序幕》摹仿了《约伯记》的故事情节,使得诗剧得以在《圣经》背景
随着源水污染日益严重,常规净水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等一些主要污染物,严重威胁饮水安全。本文以活化沸石填充曝气生物滤池(AZBAF),对杭州
根据碟式聚光镜聚光后的焦平面处辐射能能流分布图以及关键尺寸对各种热量损失的影响,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效腔式吸热器,专门用于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与热发电.利用数学模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