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好发于生殖期妇女,主要合并症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基底膜引起的狼疮性肾炎(LN),而由LN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SLE发病机制复杂,属于多基因复合性疾病。与单基因疾病的孟德尔遗传方式相比,它是由多种基因以一种不清楚的方式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其性状变异呈连续的数量级差改变,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表示。微卫星是短小重复序列,以相对高的频率随机分散于白细胞基因组中,每个微卫星具有独特的侧翼序列,应用PCR扩增后的片段以重复序列长度显示长度多态性。应用这种长度多态性在进行家系分析时可以决定奴亲源性的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因此这些基因可以用来确定一种疾病的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用这种方法(genome-wide scan,基因组扫描)人们已经成功的定位了Ⅱ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的易感基因。但是人类SLE易感基因的外显率低,如果在人类中进行基因组扫描,则需要几百对同胞对。而且人类SL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收集精确的表现型很难。小鼠模型则具有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回交或杂交能产生足够多的具有或不具有该疾病的后代,疾病的表现型单一,暴露环境容易控制。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和同线性,当研究者从小鼠模型中获得结果后,就可以直接进行人类该位点的连锁分析,进一步当某一易感基因被确认以后,同样的基因及在同一生物学作用过程中其他的基因都可以作为候选对象。新西兰小鼠(NZBxNZW)F1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发的发生类似人的SLE,小鼠的基因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近交系小鼠表现型与基因型连锁性极强,因此,新西兰小鼠是最早最广泛应用的理想的SLE模型,也是进行基因组扫描的常用对象。我们以(NZBxNZW)F1xNZB回交小鼠为研究对象,对其LN进行微卫星遗传标记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初步进行了LN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并进一步应用PCR一SSCP方法对北方汉族人群集落刺激因子3(‘尹)基因,即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一CSF)基因进行了单核昔酸多态性的筛选,通过比较具有单核昔酸多态性的位点各基因型在正常人和S比病人中的分布来研究负户基因与SLE(LN)的相关性。实验材料 1.实验试剂微卫星遗传标记购于美国researeh genetic公司(Huntswille,AL),PCR反应用Taq酶和dNTP购自美国BOehringerM~-ha汕公司,饱和酚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s碱及丙稀酞胺购自Sigzna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2.实验动物NZB(新西兰黑色品系小鼠)、NZW(新西兰白色品系小鼠)、NZB/NZWF(NZB与NWI杂交子一代)小鼠购于日本静冈实验动物中心,二级动物。回交小鼠以雌性NZB/NZWFI与雄性NZB小鼠回交,实验中使用的回交小鼠全部为雌性,共280只。 3.人类标本收集1999年2月一2003年5月我院住院SLE病人共2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标准。男女之比为1:8.7。选取健康对照459人,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对照78人,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对照91人。所有人选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群。记录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方法 选用在NZB、NZW小鼠间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遗传标记,覆盖小鼠19条染色体。提取鼠尾DNA,PCR扩增微卫星DNA片段于18%聚丙烯酞胺凝胶进行电泳分离(PCR一SSLP)后行基因分型。肾脏受累依其蛋白尿的程度作为数量性状行QTL分析,初步确定了LN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提取SLE病人末梢血DNA,在GenBank网上查询人类负户基因的核昔酸序列(NT刁10755),根据其提供的单碱基变异数据在网上合成引物,用 PCR一络CP方法检测出单核昔酸多态性,比较具有单核昔酸多态性的位点各基因型在正常人和SLE病人中的分布来研究负乃基因的单核甘酸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论文一: 1 .QTL分析结果表明(NZBxNZW)FlxNZB回交小鼠LN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位于小鼠的第n和第17染色体上,与相应的微卫星DNA遗传标记DllMia63和D17Mit61肯定连锁。在第n染色体Dll杭a63位点附近存在C尹基因,在第17染色体D17Mit61位点附近存在乃必和林2基因,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为小鼠LN的候选易感基因。 2.通过比较(NZB元NZ毋)Fl xNZB回交小鼠Dn芯a63位点和D17Mit61位点B/B和B/W型之间累积蛋白尿的阳性率,均为B/W型>B/B型,经x,检验结果显示,P值<0.005,说明来源于NzW。 3.根据回交小鼠D17械t61基因型和刀11从a63基因型,将(NZBx-NZW)FI xNZB小鼠分为4组。可见同时携有D17Mi巧1基因型B/W和DllMia63基因型B/W两个易感基因位点组的蛋白尿的阳性率比单基因组增高,说明新西兰小鼠LN易感基因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 论文二: 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12个经过PCR扩增的负刀基因片段中,4个可以通过SsCP方法检测出单核昔酸多态性,它们分别是C趁刀(394)、C趁冷(1205)、负刀(CDS)、负月(1869),其中3个单核昔酸多态性在SLE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