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抑制基因的Bcl-2和Bcl-x1在菌核病和黄萎病抗性中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天然纤维的最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的主要国家之一,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棉花黄萎病却成为我国棉花发展的严重阻碍之一,在生产上一直没有选育出能抗多菌系的棉花品种。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但菌核病的存在是发展油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前人的研究结果证明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对生物和非生物的抗性,但其作用机制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克隆这2个基因并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通过分别接种菌核病和黄萎病菌系,以其阐明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在促进植物对菌核病和黄萎病抗性中的作用。  通过构建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利用Floral dip法将其转入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中。通过Kan抗性筛选,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阳性苗,并通过DNA、RT-PCR和GUS等多水平检测,证明了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成功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  为了证明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是否对菌核病和黄萎病具有抗性作用,利用转基因拟南芥T1代阳性苗接种核盘菌和黄萎病菌VD8,观察接种后的拟南芥发病特征。发现转Bcl-2和Bcl-xl的转基因阳性苗对于核盘菌具有明显的抗性。但转基因阳性苗接种黄萎病后表现的症状与对照相比并无显著区别,在不同发育时间段的发病程度也未见差异。研究表明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可有效增加植物抗菌核病能力,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建设项目在其整个生命期内产生出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其中大部分是文本信息,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支持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管理,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BIM的文本信息集成方
  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造方案评价的研究意义,从建筑设计模块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作业机械化、建造信息集成化4个方面阐明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建造特点,
  运用多期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建设工程项目中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合谋条件及其对承包商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承包商和监理事后合谋可以使承包商不需承担其事前道德风
  基于PPP模式多赢的合作理念,构建了PPP模式合作机制框架,具体包括公平的风险分担机制、合理的转移支付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包括风险因子集、制度集、决
  文章基于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对以建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的巨大需求,分析了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会,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产业组织理论
血蓝蛋白是存在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血淋巴中的含铜呼吸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学活性的多功能蛋白。然而迄今为止,其启动子的序列、结构等尚不清
  在生态城市绿化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上,从安全性、生态性、观赏性和经济性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城绿化效益进行评价。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化
  依据2005~2011年盘锦市商业营业用房及其13个关联因素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各因子与盘锦市商业营业用房的灰色关联度,并依据2008~2011年盘锦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数据,构建
荧光探针,即荧光传感器,是一种新的化学检测手段,具有灵敏性较高、选择性专一、用量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临床有着重要的应用。大部分生物分子本身荧光较弱或无荧光,检测灵敏度很差。现在人们用荧光性较强的标记试剂对待测物进行标记,生成荧光强度较高的共价或非共价结合的物质,大大降低检出限,这就是荧光探针技术的优点。最近几年,荧光探针开发、设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包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和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是控制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种群数量的重要生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