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认为,由于显性(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银行会通过降低自身资本充足率来选择风险收益更高的投资组合,从而致使其破产概率大幅上升。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各国银行通常不仅会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而且还额外持有一定量的缓冲资本。同时,大部分银行的破产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与传统理沦相矛盾的银行行为,促使学术界发现并定义了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
这种从银行主动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银行特许权价值,不仅对于学术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政府监管者政策制定的有效应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我国特殊的金融发展体系,国外较为成熟的模型是否适合用来分析我国的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哪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银行特许权价值?银行特许权价值是否存在风险约束效应?本文对以上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展开研究,并结合实证分析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基于分阶段动态回归模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约束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外生性和内生性的银行特许权价值都有显著的风险约束效应。最后,本文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