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位级联反应的糖原纳米粒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50776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动力学治疗(Chemodynamic Therapy,CDT)是通过Fenton或类Fenton反应将肿瘤细胞内过氧化氢(H_2O_2)转化成高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一种癌症治疗新策略。Fenton反应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氯化血红素(Hemin,He)是由原卟啉与中心铁络合形成,热稳定性高,成本低,可用于模拟过氧化物酶。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内源性过氧化氢不足(50-100μM)、还原性物质的抵制作用以及实体瘤的弱酸
其他文献
除了传统陶瓷普遍具有的硬度大、机械强度高、耐磨损和耐腐蚀等优点,多孔陶瓷得益于含有大量的孔隙,还具有表观体积密度小、相对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因此在机械工程、石油化工、电子通讯、航天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大量应用。但是由于陶瓷材料硬度高、熔点高、脆性大,在加工过程中很难根据需要直接去除成形,限制了传统机械成型方法在加工复杂形状陶瓷中的应用,降低了陶瓷加工的多样性。陶瓷3D打印技术的出现弥补了
学位
GaN作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由于它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高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等优异特性,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GaN纳米线的本征带隙为3.4eV,在光电子器件应用上有很大的潜力。掺杂是提高GaN光电性质应用研究中的重要途径。元素周期表中Ge是Ga的邻近原子,一维Ge纳米线和GaN纳米线具有相近的晶格参数,因此,掺入GaN中不会引起明显的晶格扭曲。另外,GaN具有很小的电子亲和势2.7-3.3eV,在
肿瘤靶向性缺乏和多药耐药性(MDR)的出现是肝细胞癌(HCC)治疗中的两个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材料(NP)的药物递送系统(DDS),该药物递送系统是一种呈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包含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半乳糖(Gal)和聚多巴胺(PDA)。这种纳米材料表面负载阿霉素(DOX)和热敏性一氧化氮(NO)供体N,N-二仲
学位
疟疾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是研究疟疾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模型。在疟疾感染期间,先天免疫系统的早期反应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如果免疫反应受到不适当的调节导致炎症,则对宿主有害。P.yoelii 17 XL(P.y 17XL)虫株引起小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反应,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色氨酸富集区是一串联的重复序列,疟原虫富含色氨酸抗原是一
学位
疟疾是由人类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2019年,全球疟疾新发病例达2.29亿,死亡人数达到了40.9万人。由间日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疟疾被称为间日疟,近年来,由间日疟导致的严重贫血、肝功能不全、急性肺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脾亢等重症病例不断出现,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亟需加强对其的研究。疟原虫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是其致病的重要原因,其中疟原虫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控
学位
糖原是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生物相容性好,容易功能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近几年糖原因其良好的水溶性,在胞内可降解以及能够在体内长循环的优点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药物递送载体需要靶向智能响应,协同作用来改善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我们以糖原为基础载体,β-葡聚糖为配体设计了靶向巨噬细胞的纳米载体,探求在药物递送和免疫佐剂的应用,具体如下:(一)靶向巨噬细胞的Gly-
学位
癌症是引起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化疗是治疗癌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传统药物治疗有一些局限,比如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水溶性差,临床的多西他赛制剂以吐温80等为溶剂,容易产生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因此需要设计药物递送体系来递送DTX来降低毒副作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比表面积大,很高的药物装载能力,但是GO在生理溶液中分散性差,可以通过共价修饰来改善其稳
学位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GCNN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多项优点,例如良好的稳定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修饰等,可应用于构建二维纳米药物传递系统。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本论文构建了三种基于糖功能化的GCNNs纳米载体,选用CpG ODNs和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通过载体递送方式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在体系一
学位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是药物蛋白表达的首选细胞,构建其稳定和高效表达药物蛋白的重组细胞株技术是生物制药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HO-K1细胞的LOC103162981基因内NW_003626341.1位点可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含580个氨基酸残
学位
D-苯丙氨酸(D-Phe),是一个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那格列奈、贝他定、缬沙坦等手性药物的合成。当前D-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有海因酶法、转氨酶法以及不对称拆分法等,然而却受限于底物难溶、反应速率慢、产率及对映选择性低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制备D-苯丙氨酸的工艺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条从廉价的L-苯丙氨酸出发,通过级联LAAD、DAPDH和GDH三个酶,对α-碳上的氨基进行手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