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烯催化裂解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4烃资源相对丰富,其中丁烯是很好的催化裂解制丙烯的原料。进行丁烯裂解的动力学研究对于工业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它是工业过程设计、放大以及优化模拟的前提。   准确的动力学数据的获取对动力学研究十分关键。由于全混流反应器内没有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因此它是研究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理想工具。本实验室开发的伞混流反应器可以利用反应器本身的锥形特征以及反应器底部的4股高速气流的切线进料最大程度地实现原料气以及催化剂的返混。本论文利用质谱仪结合退卷积积分对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流体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理论,得出了一定流量范围内的无因次方差σθ2均接近于1的结论,证明了反应器内的流动形式为全混流。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对丁烯裂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推导和验证。结果证明,丁烯的催化裂解主要遵循二聚-裂解反应路径,即两分子的丁烯首先二聚生成C8中间物种,然后C8中间物种进一步裂解生成戊烯和丙烯。此外,温度和空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也可以为二聚-裂解机理提供有力的证据。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温度和空速的变化不仅可以影响原料转化率,而且对产物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500-575℃、常压以及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本论文以异丁烯为模型化合物,对ZSM-5分子筛上丁烯裂解的反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消失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丁烯裂解的总包反应级数在1-2之间变化,并且呈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和随空速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根据二聚-裂解机理建立了丁烯催化裂解机理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数据对每个基元步骤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求解,并对机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结果检验。通过丙烯收率的实验值与预测值的高度一致性可知该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丁烯催化裂解以及丙烯生成的主要反应路径。  
其他文献
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突触来传递信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相互作用,从而将信息从前一个神经元稳定而高效地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泌是一种
学位
渣油加氢过程对于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催化剂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反应体系的物料分配、流体力学、床层压降、传质及传热等有重要
光催化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技术,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操作设备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等领域。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能够产生有机燃料,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但是目前单一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快、量子效率低等不足。使用石墨烯与半导体进行复合,制备石墨烯基半导体纳米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半导体的比表面积、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活化CO_2,
  尽管氧化石墨烯早在155年前就被制备出来[1],然而直到近些年来,才因其一些优越的特性如良好的电导性、更高的机械功能和耐热功能、超强的分散性及两亲性等[2],应用到电子
会议
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适应一直是盐生植物研究的重点,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盐生植物合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土默川平原10个研究区的样方调查数据和土壤盐离子数据
  A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E.coli)is developed,by using moving reaction boundary electrophoresis couple
会议
花生四烯酸(ARA)是人体一种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不仅在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各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的发酵工艺并
有亮点的小学英语课是每位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们喜欢的课堂形式.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亮点的课堂,教师该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上的亮点呢?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课上的
期刊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