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小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历史原因、机构网点、市场信用等方面的限制,吸收存款的能力有限,在市场竞争中业务发展受到限制;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内部控制能力不足;金融产品仍缺乏特色,业务也比较单一,经营范围较为狭窄,金融服务尚未完全贴近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已严重威胁到其生存与将来的健康发展。 如今,银行业日渐注重资本与规模运营,并购成为银行业竞争新手段,在此背景下出现中小银行遭遇生存发展危机的表象。围绕中小银行危机表象展开的理论争鸣并没有得到一致认可的结论。本论文希望通过中小银行生存机理、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分析进一步深化中小银行研究。通过回答中小银行能否生存、为什么能生存、怎么样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为正确认识中小银行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一个实用分析框架,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指明变革取向和实际操作方向,为新时期中国银行业体系改革深化提供理论前提。 文中通过对不同规模银行的功能、发展规律与经营效率比较分析,阐明了地方性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的核心是与所在社区之间的互动,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需求是它们得以成长的坚实基础。本论文揭示了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发展规律,即地方性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自身价值链及相应的策略组合选择。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既成就了中小银行发展,也形成了中小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环境约束,监管机构有必要适当介入改善其外部经营环境,同时要求中小银行自身变革,并寻求恰当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策略要素分析与策略要素组合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银行规模决定于经济水平,大银行与中小银行发展并不相悖,两者是共生共存关系;中国银行业水平的提高必将有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找到运作空间,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