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相干放大阵列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热管理方便、性能稳定等优势,成为激光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在非线性频率变换、激光雷达和遥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光学热损伤和非线性效应等物理机制,光纤激光的功率提升受到限制。为了获得更高功率的激光输出,一种方法是深入研究非线性效应等限制因素,通过系统优化和非线性效应抑制等手段提高单路激光输出功率;另一种方法是构建相干放大阵列,在保持高光束质量的同时提升输出功率。鉴于此,论文对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及其相干放大阵列进行全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自相位调制(SPM)和受激拉曼散射(SRS)效应。基于光纤中的三波耦合方程,定量分析了脉冲激光的脉宽、重频、脉冲波形和光纤长度等因素对SBS阈值的影响;提出了“相互作用长度”这一概念来描述光纤中的SBS作用强度,理论和实验研究了SBS阈值与“相互作用长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相位调制的方法补偿SPM引起的光谱展宽,并研究了SPM预补偿对SBS阈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完全补偿能够获得与脉冲种子光谱宽度相等的激光输出,但通常会降低系统的SBS阈值,过补偿能够在实现较窄线宽激光输出的同时获得高的SBS阈值。在非线性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放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开展了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的功率放大实验,获得了平均功率为913 W的窄线宽纳秒脉冲激光,输出功率为国际先进水平;基于SPM预补偿实现了峰值功率为1.47 k W的单频、单模、线偏纳秒脉冲激光输出;提出了单频纳秒脉冲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双波长窄线宽纳秒脉冲光纤激光混合放大器;开展了窄线宽纳秒脉冲激光的拉曼放大实验研究,获得了31 d B的功率放大倍数。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纳秒脉冲光纤激光相干放大阵列。首次定量分析了时域和频域误差对纳秒脉冲光纤激光相干放大阵列的影响,研究了相干放大阵列的关键技术:在光程差调节方面,发明了具有光程调节能力的多光束合束器,提出了一种利用被动光纤进行光程调节的方法;在相位控制方面,分析了激光脉冲特性对相位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不同重频的脉冲激光的相位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大阵元相干放大阵列的分组主动相位控制方法。最后,设计制作了16路和32路的高速、高精度相位控制器,开展了纳秒脉冲光纤激光相干放大阵列的实验研究。在高重频纳秒脉冲激光方面,利用SPGD算法先后实现了两路200 W平均功率和五路800 W平均功率的阵列激光输出,利用单抖动算法进行了七路1.2 k W平均功率的相干放大阵列实验,输出功率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低重频脉冲激光方面,利用一种新颖的相位控制结构,实现了两路重频为5 k Hz的纳秒脉冲激光的主动相位控制。
其他文献
提出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创新能力提升方法,通过构建培养行为措施集,建立基于层次着色Petri网的创新能力演化模型并提出其生成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最
2009年6月18日凌晨,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十强赛进行最后一轮,结果朝鲜队以0比O战平沙特阿拉伯,获得最后一个直接晋级的名额。  对于44年后再次获得世界杯入场券的朝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但比普通朝鲜人更欢喜的是吴荣光,因为他的鸿星尔克正是朝鲜队2010世界杯的赞助商。  对于吴荣光来说,鸿星尔克此举已经算是营销上的重大胜利,但比起安踏的奥运会赞助商资格,显然已经小巫见大巫。
在倒下之前,夏新是看起来最争气的国产手机商,但争气没赶上好时候,却偏偏赶上了难产的3G.直到2009年6月,厦新还在挣扎自救,公司与深圳一通讯公司达成协议,将手机品牌和运营外包,总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