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发展普惠金融和实施金融扶贫的重要载体。村镇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重视产品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服务“三农”和“小微”型企业贡献了力量;特别是其服务“三农”的功能,弥补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不足、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供给短缺、满足了农村金融多样化需求。在农村地区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村镇银行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从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了村镇银行市场的定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但有关村镇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总结村镇银行目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县域经济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设立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效果。同时,本文从农村金融的本身缺陷出发,并考虑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会使其作用弱化。另外其他因素也对村镇银行作用产生影响,如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转移支付、地理位置等都会影响村镇银行支持当地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角度,分析县域村镇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的框架大体分为:第一章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对目前已有文献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不足和创新点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的相关核心概念: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介绍了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现状及评述以及村镇银行研究现状及评述,从市场定位、金融共生、普惠金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视角阐述村镇银行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为县域村镇银行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着重梳理了村镇银行发展历程,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产生背景,展示村镇银行发展阶段的全貌,主要归纳为初步探索、规模扩大、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成长阶段,同时分析这三个阶段村镇银行的政策演变。此外,还进一步分析村镇银行群体形成、空间分布以及相关运营情况等典型特征。第四章对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设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DID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总体分析、东中西地区的异质性分析、动态分析以及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比较分析,最后对模型做出相关的稳健性检验第五章根据实证分析得到对应的结论。并且结合实证结论对县域村镇银行的今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