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村镇银行发展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发展普惠金融和实施金融扶贫的重要载体。村镇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重视产品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服务“三农”和“小微”型企业贡献了力量;特别是其服务“三农”的功能,弥补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不足、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供给短缺、满足了农村金融多样化需求。在农村地区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村镇银行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从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了村镇银行市场的定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但有关村镇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总结村镇银行目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县域经济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设立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效果。同时,本文从农村金融的本身缺陷出发,并考虑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会使其作用弱化。另外其他因素也对村镇银行作用产生影响,如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转移支付、地理位置等都会影响村镇银行支持当地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角度,分析县域村镇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的框架大体分为:第一章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对目前已有文献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不足和创新点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的相关核心概念: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介绍了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现状及评述以及村镇银行研究现状及评述,从市场定位、金融共生、普惠金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视角阐述村镇银行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为县域村镇银行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着重梳理了村镇银行发展历程,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产生背景,展示村镇银行发展阶段的全貌,主要归纳为初步探索、规模扩大、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成长阶段,同时分析这三个阶段村镇银行的政策演变。此外,还进一步分析村镇银行群体形成、空间分布以及相关运营情况等典型特征。第四章对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设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DID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总体分析、东中西地区的异质性分析、动态分析以及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比较分析,最后对模型做出相关的稳健性检验第五章根据实证分析得到对应的结论。并且结合实证结论对县域村镇银行的今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首先给出了广义次对角占优矩阵的概念,研究了广义次对角占优矩阵的判定方法,并给出了判断广义次对角占优矩阵的一个充要条件。
利用HJB方程粘性解理论,考虑带有红利收益和交易成本后,对现有最优消费投资模型作了推广,研究了值函数的凸性,连续性和齐次等性质,并给出了值函数的上界,这些性质有助于进一
溢流阀的动态性能是由液压系统的工况、溢流阀的结构参数决定的,为改善溢流阀的动态性能,建立了溢流阀抗交变信号的最优控制目标函数.通过控制理论,将函数优化问题转化变量优
目的:慢性牙周炎首先出现牙龈炎症,继而引起附着丧失,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脱落。恢复或再生破坏的牙周组织是牙周治疗的主要目标,牙周原位组织工程的目的也是致力于此。牙周膜
食品安全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非洲猪瘟、山寨饮品、五毛零食、化妆的土鸡蛋等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不仅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冲击着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与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的
缘情绮靡是陆机关于文学创作的纲领性思想.陆机用意于观察、体验、研究、总结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他研究了为文之用心,研究了艺术想象与构思创作,研究了灵感现象、声韵
19世纪末期,朝鲜的命运和未来,引起清朝政府的关注,有识之士纷纷建议劝说朝鲜开放。黄遵宪撰《朝鲜策略》提出“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图自强”主张,为朝鲜划策,首先与美国建交,联合拒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保险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旅游保险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要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
采用多小波技术对模糊图像进行了去噪,再应用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对去噪后图像进行复原.如此算法在抑制了噪声的放大,提高了退化图像的信噪比,保护退化图像的边缘特征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