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对外经贸领域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我国吸收的FDI数额不断增长;二是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比起国内生产资金,FDI是一种技术含量足、使用效率高的资金,其带入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帮助东道国出口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含量,使产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以往的研究在分析FDI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时,大多数只考虑了直接投资的资金投入,没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投入进行专门的分析。实际情况是,外商在进行资金投入的同时,往往在中国申请相关的专利。专利是重要的知识财富,同时也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巨大;在投资国或贸易伙伴国获取专利权,是WTO规则下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许多跨国公司化大力气制定和实施符合自身利益的专利战略,把在中国申请和运用专利权作为直接投资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外商在中国申请专利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究竟有无确定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存在的,外商申请的专利,作为直接投资的一部分,和我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分析外国企业和个人在我国申请专利的目的和特点入手,得出在中国申请专利是外商直接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然后讨论了外商在中国申请专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接着运用1985年到2006年的相关数据,以专利申请为技术投入指标,定性分析了FDI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随后使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定性分析的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