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组织培养及试管薯诱导体系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ekccxea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而分布极广。但是在马铃薯的连年种植过程中,病毒病一直是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其不仅影响了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下降,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传统的育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马铃薯生产的需要,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传统的育种技术进行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是当前马铃薯生产最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马铃薯组织培养和试管薯的诱导,建立了马铃薯川薯27号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和试管薯诱导体系,并对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抗病毒基因转化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材料和试验基础,为试管薯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一定量的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单因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苗增殖促进作用顺序为ZT > 6-BA > 2,4-D > IAA > KT > GA,以ZT浓度1.0mg.L-1最佳。多因子激素组合以1.0 mg.L-12,4-D + 2.0 mg.L-1IAA + 4.0 mg.L-1 6-BA + 2.0 mg.L-1ZT + 2.0 mg.L-1KT效果最好。2、加入一定量的外源细胞分裂素,利于试管薯的形成和产量的提高;其中以培养基MS+10%白糖+5 mg.L-1 KT的诱导率最高,达100%,且试管薯质量最好。不同取材部位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效果不同,基部较好。可能是由于顶端优势的原因,含试管苗顶端部位的颈段没有试管薯的形成。3、以川薯27号的试管薯为供体材料,初步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速的遗传转化系统。在含有75mg.L-1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2-3周可产生抗性芽,4-5周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初步筛选出了试管薯遗传转化的优化条件,特别是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2mg.L-1玉米素,转化率达42.8%。4、单因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壮苗的促进作用顺序为NAA > IAA > IBA,以NAA浓度1.5 mg.L-1最佳。多因子激素组合以1.0mg.L-12,4-D + 1.5mg.L-1NAA + 2.0mg.L-1IAA + 0.5mg.L-1IBA + 1.5mg.L-1Met和1.5mg.L-12,4-D + 1.5mg.L-1NAA + 0.5mg.L-1IAA + 1.0mg.L-1IBA + 2.0mg.L-1Met对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壮苗有显著作用。
其他文献
北方某热电厂长期以来一直购买城市自来水并利用混床工艺处理后作为该厂工业用水,为解决用水资金压力以及发电成本上升等问题,决定启用中水回用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建一套规
文章介绍了采用火花直读光谱分析高碳钢中碳的含量,对碳测定值的不确定度分项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为测量结果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工作曲线拟
<正>"线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线是画家从客观对象中剥离出的虚拟的视觉造型语言,这种认识和行为上的抽象过程使线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线作为造型手段,其敏锐、直接
目的评价黑龙江省2007-2013年三甲综合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变化,为医院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CCR、BCC模型对2007-2013年样本医院分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良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
我国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二条分别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其中容积率是重要的控制指标。将容积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其产业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科技战略的重点。作为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高
目的探讨酶法测定血清钾偶尔假性增高而与临床不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酶法常规检测血清钾结果假性增高标本进行自动复检并观察其时间反应进程曲线,同时与ISE检测结果进
背景: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以下简称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标准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鼠疫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是F1(荚膜抗原)和Lc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