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粘虫越冬北界、体内抗寒物质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多食性、暴食性、迁飞性农业害虫,每年由越冬区向非越冬区之间季节性往返迁飞习性是造成近年来在局部地区突然暴发成灾的主要因素。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确立了粘虫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北纬33°),但随着气候的变化、种植结构的改变及我国经纬度跨度大、东西部温度差异大,越冬北界也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粘虫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也未见研究报道。昆虫能否在一个地方越冬是由环境温度和昆虫体内自身能够抵抗寒冷的生理生化物质决定的,这些抗寒物质也和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量有关。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时间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安康及杨凌地区约北纬33°附近,每个地区间隔固定距离设点,将室内饲养的末龄粘虫采用笼罩实验于每年11月放置在固定点,至翌年3月每月调查粘虫的存活率。同时,每月定时调查取样,用生化技术测定了与越冬有关的粘虫体内水分、糖原、海藻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与粘虫抗寒物质相关的热激蛋白Hsp70、Hsp90、脂动激素AKH1、AKH2四个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四种基因在越冬期不同时间段的相对表达量。本研究首次确定了粘虫在陕西地区的越冬北界,明确了越冬期间的抗寒物质变化规律和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两年的粘虫越冬成活率调查实验,初步认为粘虫在陕西地区北纬33°是可以越冬的,但越冬存活率较低。2015年,汉中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最高3.77%,安康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最高4%,杨凌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为0。2016年,汉中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最高2.33%,安康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最高1.83%,杨凌地区粘虫越冬存活率为0.5%。粘虫在越冬过程中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在每次越冬结束时,汉中和安康地区均能发现已羽化的粘虫成虫。2、测定了两年间粘虫在整个越冬过程中每月水分、糖原、海藻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发现糖原和海藻糖、甘油三酯含量在粘虫越冬过程中迅速消耗。但每年的越冬前期(12月到翌年2月)主要消耗糖原和海藻糖,且糖原消耗要比海藻糖快,每年的越冬后期(翌年2月至3月)主要消耗甘油三酯;水分含量在越冬前期就迅速下降(12月至翌年2月),后期几乎不变。3、通过PCR克隆技术得到了Hsp70、Hsp90、AKH1和AKH2四个与上述抗寒物质相关的调控基因,基因保守区序列分别为:1962bp、2154bp、343bp和479bp。4、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2016年越冬期间上述4种基因在越冬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发现粘虫热激蛋白Hsp70、Hsp90和脂动激素AKH1、AKH2在越冬过程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Hsp70基因表达量较低而Hsp90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在粘虫进入越冬期的12月,体内的AKH1基因表达量较低,1月份之后表达量逐渐升高。AKH2基因在越冬的12月就大量表达,翌年1月表达量下降,2、3月表达量又上升。5、研究发现粘虫越冬期间,Hsp70、Hsp90表达量均呈现升高趋势,体内糖脂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热激蛋白Hsp70、Hsp90与粘虫的糖脂代谢为负调控模式。体内AKH1、AKH2表达量变化说明了粘虫通过调节自身糖脂代谢以抵御低温逆境,其中AKH2在粘虫越冬前期的大量表达导致了粘虫在越冬前期体内糖原的急剧下降,而AKH1在越冬后期大量表达则说明粘虫在越冬后期是动用甘油三脂作为能源物质的,这说明脂动激素AKH1、AKH2与糖脂代谢为正调控模式。本研究发现粘虫在陕西地区北纬33°能够越冬,明确了粘虫在越冬过程中体内相关抗寒物质以及体内Hsp70、Hsp90、AKH1、AKH2基因在粘虫越冬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粘虫越冬抗低温逆境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粘虫的生态适应性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灰葡萄孢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常在蔬菜、水果、花卉上引致灰霉病,造成很大损失。毒素是灰葡萄孢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但毒素与植物的互作机理尚不清楚。明确毒素作用方
苗晓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曾多次成功地执行战备运输、抢险救灾等飞行任务.时隔30年,今年82岁高龄的她,突然意气风发,想再次冲上云霄苗晓红和老伴退休后,两人开
期刊
本文应用广亲和两用核不育系M910S克服灿粳交不亲和性来研究由农垦58S转育的灿型和粳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基因异同。结果表明M901S、农垦58S、7001S、鉴26S具有等位的隐性主效核不育基因,M901S与KS─9、2177S具有非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世界性的土传植物病害,是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各地,甚至同一棉田生长过程中其棉花黄萎病的症状类型、发病率、病害严重程度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激活植物自身的抗病机制来抵抗病原物的侵染。抗病诱导剂的开发与利用在植物防治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利用抗病诱导剂来防治植物病毒病
‘苏甘20’是以自交不亲和系‘Y9805’和‘99132’杂交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越冬栽培成熟期145d左右,冬性强,早熟,耐寒性好,植株开展度约49.9cm×50.3cm,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
由于疲倦、气温变化等原因,老年人易在夜间发病,但因发病时间特殊,难以像白天一样引起注意,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哪些病易在夜间出现?怎么应对?听听专家对老年人夜间高发病的支招。抑郁:早醒后症状特别严重  抑郁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有过脑中风的病人,2/3的人会出现卒中后抑郁。抑郁的人中有1/3的人会有自杀念头,其中有10%~15%的人会有自杀行为。抑郁患者常合并失眠,以早醒为主要表现,醒
期刊
近几年来无线通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GPRS的传输技术更加成熟完善。利用其无须再投资建设传输网络,且通讯覆盖范围大,安装调试方便,采用RS485现场总线并加装GPRS无线网络
防“疫”更要防“抑”图为榆木漫画作品《漫画庐江》  庚子年初,举国抗疫,家住合肥的漫画家榆木也被“困”在家中,用画漫画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记录着这场“战斗”。  “从几千字、万把字的原稿中炼取出几句话,再配上合适的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折腾得睡不好,凌晨三点就起床画,一天只睡几个小时,颈椎病都犯了几次。”为了按质完成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安在线、新浪等幾十家知名媒体在内的约稿,榆木可没少难为
期刊
相信大家在晨练时,经常都能看见一些老人在倒着走.问他们为何这样做,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我腰不好,倒着走能减轻腰痛.人云亦云,渐渐大家也就深信不疑,认为“倒着走能防治腰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