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环境是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破坏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流域生态环境更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恢复日益严重的流域生态环境迫在眉睫。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双赢,保护与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是各国的必然选择与必经之路。《长江保护法》的出台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环境是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破坏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流域生态环境更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恢复日益严重的流域生态环境迫在眉睫。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双赢,保护与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是各国的必然选择与必经之路。《长江保护法》的出台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重视。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开发,强化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能够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生态补偿制度是以环境资源为对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它具有公共属性。现阶段在流域生态补偿领域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纵向转移支付,即由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或者是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纵向转移支付具有其便利性,能够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并且单纯依靠纵向转移支付难以达到完全的效果,地方政府之间的流域合作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流域的生态补偿,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流域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我国并未在法律层面确定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对于横向转移支付的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以法律视角展开的较少,再加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等多地实践为横向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鉴于此,本文拟从法律视角对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研究进行分析。本文按照“理论分析——我国实践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主要运用了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首先,理论分析。对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对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从现实需要,以及生态价值理论、平衡协调理论和府际合作理论进行阐述,以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作为依据支撑,提出有必要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体系。其次,针对我国现行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行评析。探讨了不同地区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及其效果,分析了长江流域的水质改变情况,为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的必要性提供了数据支持。再次,揭示我国现阶段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补偿方式单一,以资金补偿为主要方式;合作协议的约束不足,合作协议的性质地位以及内容不确定;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完善,支付程序、协商制度、监督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的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主要有完善相关立法,拓宽补偿方式,通过明确合作协议的性质、法律地位以及内容强化合作协议的约束,以及完善支付程序、协商制度、监督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公司决议在程序、内容上存在瑕疵会影响其成立、生效,《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赋予特定主体否定瑕疵决议成立、生效的权利,旨在促进公司决策规范化,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公司决议因存在瑕疵而被否定后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该瑕疵决议是否产生外部效力进而影响公司依据该决议所为外部行为的效力?我国法律以“善恶二分”的形式对此作出回答。然而,相关调查显示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争议,且部分争议暴露出该规则本身可能存
在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指导下,把握全球价值链条中我国企业所处阶段,是应对全球经济政治变化所必备的;而从环境出发,剖析环境与经济指标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高质发展、融合“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以建立美丽中国的责任所在。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一定程度上是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的体现,环境规制则反映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倾向,但鲜有学者连结二者,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利
近年来,绿色节能建筑受政策支持在全国得到推广,性能优良的轻型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我国在之前规范基础上出版了《木结构设计标准》,关于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内容主要参照了加拿大和美国的相关规范。国内轻型木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需要更加系统的展开相关研究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和试验依据。此外,轻木剪力墙研究需要因地制宜,优化结构,以减少造价较高造成的发展阻碍。本文首先进行了二十个轻木剪力墙钉节点的
目前,个人数据已成为各国立法和监管实践中关注的焦点,自2015年开始,英国便以法令的形式实施开放银行计划,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对数据利用的方式进行革新。但在不同行业之间,对于数据的具体处理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当前我国混业经营的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数字化金融蓬勃发展,金融控股集团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跨足多个金融领域进行经营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金融业务分别积累了多种维度与类型的客户数据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在火荷载及其它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会发生混凝土爆裂剥落现象,造成结构或构件完整性损失,影响内部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受力,威胁整体结构安全。因此,为研究火灾高温及爆裂对钢筋混凝土梁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揭示受火时间、爆裂参数与力学特性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火灾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火灾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影响分析与预测方
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短缺。安全、高效地利用海水或含盐废水,对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膜蒸馏(MD)是一种新兴的脱盐技术,尤其适合因盐度太高而无法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场合使用。然而,传统MD过程中存在温度极化现象,温度极化系数(TPC)难以突破1.0,制约了渗透通量的提升,且增加能耗。因此亟待开发出新型MD工艺以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改良型真空膜蒸馏工艺。首先在膜组件的进料通道
海水或地下咸水的脱盐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膜蒸馏(MD)是一种基于膜的热脱盐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低品位热源,特别适合处理高浓度盐水。而膜污染问题是阻碍MD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开发出功能性复合膜或新型膜蒸馏工艺以提升其抗污染性能。首先,本文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NT-COOH)喷涂到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膜上制备出了功能性复合膜。由于CNT-COOH具有优良的导热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超强韧性和强耐久性等优点,工程实用前景广阔。自成功研发至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RPC构件的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于材料性能方面较少,其中大多数研究对象是配筋RPC梁和其他小尺寸RPC构件。混凝土道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其厚度大、工期长、易开裂等缺陷限制了其大范围地运用于道
混凝土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模增材建造技术,以其独特的灵活化,自动化,智能化建造优势在土木建筑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拓扑优化技术是一种在给定设计空间、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情况下,通过算法对整体材料进行寻优分布的设计技术。拓扑优化技术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可使结构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实现材料的最佳分布,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最佳性能。然而拓扑优化结果往往带有精细化部位,这些特殊部位特征大大增加了优化结构的
近年来,伴随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内部微缺陷与新萌生的裂纹扩展、分叉、交错,长期作用下可能导致结构破坏失稳,严重影响建筑物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分析、预测准脆性材料从连续-非连续的演变过程与其破坏机制是当前力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基于微分方程描述位移场分布与演化。裂缝是非连续现象,会导致原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