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草》周刊的文学—文化阐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mai1978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刊与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社团流派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在互动关系中共同发展。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从本质上体现为文体的进化,文化传播媒介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前提。期刊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清晰的办刊旨趣、平民化的传播特质,彻底打破了书籍的长期垄断,迅速成为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并将文学生产的各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时代、地域、刊物、社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文化生态。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每段路都与文学期刊紧密相联。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对于中西方文化冲撞中的文学选择,对于后来京派文人群落及其风格的形成,甚至对于当代一些作家作品及期刊而言,《骆驼草》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视——如倡导回到文学本体,规避文学功利性,追求个体精神自由,坚守精英主义文化立场等。本文以《骆驼草》为研究原点,立足于其文化生态环境,透过对其文学立场、办刊理念、编辑主体的考察来探究《骆驼草》同人在整合中西文学优长,建构中国本土文学体式,实践精英文化方面的努力以及由此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对后世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试图在对《骆驼草》个案的文学—文化阐释中,解读期刊在文学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北京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独特的地域文化与1930年左右文化生态环境的荒漠化造就了《骆驼草》,并形成了一个以周作人及其苦雨斋为核心的左翼与右翼之外的特殊的文人群落,以其执著、坚忍的文化品格在继承“五四”民主与科学传统的同时,力图修复“五四”文学革命的狂飚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割裂。《骆驼草》承续了《语丝》任意而谈的自由精神,但在期刊定位、刊载内容、内部统一性上又和《语丝》有根本的不同。《骆驼草》的办刊理念为:内容定位上对现实采取旁观态度,不参与社会政治,强调纯文学;形式定位上反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均一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以个人情思表现为艺术的根本,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性;风格定位上追求冲淡、和谐、节制的古典风格;发行定位上走小众化精英刊物的路线。 《骆驼草》周刊主要的编辑特色为编者与著者身份合一,因此周作人与废名等人同时作为创作主体和编辑主体,其思想文风的转变与《骆驼草》的编辑理念、刊载作品互为映照。从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实践可以窥见《骆驼草》的基本立场:既重视文学的独立自足性,要求文学超然于政治与商业因素之外,又试图整合中西文化资源,从传统中理出中国文学发展的民族化道路,以此对抗西方文学的话语强势;同时,注重保持个体精神的独立性,为之后京派的发展厘定了方向,为今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辟了道路。
其他文献
结合监督检测的概念、内容和范围,对如何实施监督检测,以及对监督检测结果的评价和处理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更为科学、准确地发现质量问题,有效地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营造了财经期刊生存的社会空间,培育了人们的购买欲望,期刊杂志的发展为财经期刊的产生贮备了专业人才和技术。 中国财经期刊市场自由竞争的时代开始到来
农业由于与自然界的特别密切的关系,使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做为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一直
纤维弱节是影响纤维性能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虽弱节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已有报道,并有纤维弱节的理论与实践表征。但大多为棉、毛、涤、碳纤维的一般研究。而对于高性能纤维弱节
指出挤密桩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对于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论述了挤密桩具体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从中总结出挤密桩在施工中应注意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于199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今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作家和第二位美国女作家。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宠儿》
目的通过对DOPS在康复治疗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发现有效的考核与反馈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海南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康复治疗学专业54名实习生作
凹版印刷在国内外印刷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产品包装上,而自动套色控制系统是凹版印刷机实现高精度印刷的重要保证。随着微控制器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高
酪蛋白是乳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除具有营养功能之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其
本文主要通过对形式的视觉异化与异化克服问题的探讨来研究建筑形式的变革与创新的必然性问题。文章以建筑形式入手,从视觉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建筑活动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