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异常的老年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源于中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神经元退行性变导致的神经元死亡。目前常用的6-OHDA制备的大鼠PD模型和MPTP制备的小鼠PD模型虽然在发病机制上与原发性PD病人十分相近,但病理上却未发现特征性的Lewy小体。研究行为异常的老年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黑质凋亡相关蛋白Bad、Bcl-2的表达情况,探讨其相互关系,为PD的早期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78只老年SD大鼠进行行为学筛选,首先进行衣架试验,按评分高低进行排序(评分相同的按照潜伏期长短排序),挑选出前30只和后30只;然后进行水迷宫试验,按照其找到圆台的时间长短排序,从评分较高的前30只中挑选所用时间短的前12只作为行为学反应好的老年大鼠组(老年优组),从后30只中挑选出所用时间长的前12只作为行为学反应差的老年大鼠组(老年差组);再取12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对照(成年组);每组6只用于免疫组化染色,6只用于免疫印迹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TH、Bad、Bcl-2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黑质部TH+细胞。   结果:   (1)行为学筛选结果显示衣架试验:评分结果老年优组>老年差组:潜伏期老年优组>老年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迷宫试验:老年大鼠找到圆台的时间老年差组>老年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老年优组的行为学反应优于老年差组。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纹状体DA含量结果显示:成年组>老年优组>老年差组。老年优组高于老年差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高于老年优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大鼠黑质部TH总蛋白的表达:成年组>老年优组>老年差组,成年组与老年优组,老年优组与老年差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年组与老年差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促凋亡蛋白bad的表达:成年组<老年优组<老年差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成年组>老年优组>老年差组,成年组与老年差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与老年优组,老年优组与老年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成年组大鼠黑质致密部TH+细胞成簇分布,排列密集,胞体大,形状规则,胞浆丰富,胞核着色淡,核仁明显,胞质染色深;老年差组大鼠黑质致密部TH+细胞散在分布,TH+细胞数量少,胞体小,胞浆染色较淡,核仁不明显;老年优组大鼠黑质致密部TH+细胞形态介于两者之间。   结论:行为学反应差的老年大鼠纹状体DA含量水平降低,与黑质DA能神经元功能下降有关,凋亡机制可能参与其中病理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同时携有bcl-2与stathmin基因小发卡RNA(shRNA)干扰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观察沉默stathrnin与bcl-2基因逆转紫杉醇耐药的可行性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方法:
目的:通过研究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情况,结合其它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探讨CPn感染和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