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产业领域的众多企业因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态被称为产业集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这一区域经济形态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特定区域集聚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本文是以区域物流和产业集聚等基本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基本特点,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物流产业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的背景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物流产业及物流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物流产业、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构建了区域物流产业集聚计量模型,首先建立区域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检验;第四部分是集聚计量模型在我国的应用,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计算,检验了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分析物流产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及其年际变化,总结了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对各个省份物流业所处的发展水平进行分层;第五部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策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角度出发,针对以往分析中注重时间因素而忽视空间因素的情况,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布局,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布局做出更合理的分析,也是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丰富和深化。以物流产业集聚、空间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从三个层次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情况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集聚区的集聚特征和影响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五个主要指标的集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