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流域环境多介质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风险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是一类生态关联度较高的有机整体,是周边工农业及生活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水库的水质也将会受到影响。污染物进入流域水体,将被水体携带迁移然后再分布,造成二次污染,并最终引发沉积物、周边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从而对动植物及人类造成伤害。为揭示流域环境多介质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源及风险,本研究以洋河流域为例,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采集了该流域不同功能区4个季度的大气颗粒物样品60个,3个季度的河水样本共53个,对应沉积物样本18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及亚表层土壤61个,利用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样品中的Cd、Cr、Ni、Cu、Zn、As、Pb、Hg含量,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地表水、沉积物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解析了流域环境多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基于多种方法评价了环境中重金属所造成的潜在生态和对健康风险。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洋河流域年均降尘通量在春季最大(93 g/(m2·a)),冬季最少(8.74g/(m2·a))。降尘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的年均浓度远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Hg最为严重。整个流域降尘中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8种重金属浓度均在水源地出现最大值,在郊县出现最小值,工业区的降尘中Pb、Hg、As、Cu、Cr含量高于城镇和郊区,城镇区降尘中Ni、Zn的含量高于工业区及郊县。降尘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表明,燃煤元素(Hg、 Pb)相关性显著,交通污染元素(Cu、Zn)相关性较好。Cd与Cr、Ni、Cu、Zn、As、Pb相关性较好。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降尘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d> Pb>Hg> Zn> Cr> Cu> Ni> As。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降尘重金属通过手-口暴露量最大,呼吸途径的暴露量最小。  (2)枯水期(4月)、丰水期(7月)及平水(10月)期洋河水体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均低于我国地表水Ⅳ类标准,符合一般农业灌溉及工业用水要求。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浓度特征,其中Hg的季节特征明显,均表现为平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3)洋河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有50%以上的点位有Cr、Ni、Cu、As的富集,重金属富集主要集中在S2、S3、S17、S18点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污染指数的顺序为:Hg>Cd> As> Cr> Cu> Ni> Pb> Zn。  (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8种重金属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显著。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r、Cu、Cd、Zn、Hg在城镇工矿用地均为重度污染,Pb在城镇工矿用地为中度污染。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水资源有限,随着我国农业缺水问题以及工业污水排量的增多,20世纪50年代开始,污水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导致我国污水灌溉面积不断增加。污水灌溉使得大量重金
会计界对内部控制和欺诈性财务报告的高度重视,导致了有关内部控制和欺诈性财务报告的新标准.控制环境,特别是内部管理的完整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的目的是确定控制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1)不同铁营养状况对黄瓜吸收镉的影响;(2)根系形态变化、蒸腾作用及根际pH变化对黄瓜吸收镉的影响;(3)选取对缺铁较为敏感的中农5号和对缺铁较为不敏
近20年以来,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体系,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上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受限于电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的需求。因此,发展更高理论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储能体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水系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大约为锂离子电池的10倍,达到3458 Wh kg~(-1),因此是很有潜力和研究价值的体系。然而,锂空气电池有着体系无法避免的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Al-Fe-V-Si系合金的力学性能,在该系合金中加入SiC颗粒进行增强,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杨氏模量、耐磨性,还可以提高其室温和高温强度。本文通过对比SiC_P/FVS101
如果患者患有肾癌疾病,就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实际上这种疾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患者在患病之后没有及时的到医院检查,是因为其他疾病到医院检查
期刊
量子点,又叫做无机纳米晶,由于其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领域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已引起生物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两方面进行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研究:(1)采用胶体化学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结晶性的油溶性CdSe量子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所制备量子点的粒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荧光光谱仪(PL)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在250℃时,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