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己为社会各个行业输出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校企文化融合,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也是建设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需要。而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正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落地关键。文化冲突的结果是组织内耗,反之,融合可以使得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同为组织文化的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两两相融,可以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上述融合的意义在走访了陈埠职业高级中学后更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除此以外,笔者通过采用访谈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了解到,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和成都电子信息学校都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创新了“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方面都颇见成效。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支持中职教育发展的力度,出台多项政策和决定以推动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的融合,作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部分,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层面,己经越来越多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不难发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企文化融合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处于深化、强化融合的阶段,路径与模式的探寻少不了同样作为文化层面之一的行为文化融合。不过回归到实际,笔者在深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单向化、简单化、纯物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通过走访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了解了其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长效稳定机制的构建,反思并分析出行为文化融合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是由于政府保障不到位、社会认知存在误区、学校意识薄弱、利益矛盾激化等方面的因素。笔者希望通过开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中等职业教育中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和理论,丰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永葆活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基于此,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再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笔者希望探索出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规律和路径,研究出兼具广度层面、深度层面以及梯度层面融合的思路与策略,以其对校企行为文化的实践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中等职业教育实践中,能够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着重探究了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求同存异”的思维策略作为两种行为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和衔接点。一方面利用两种文化的共性,将企业行为文化中优秀的因子融合到校园行为文化当中,使优秀企业行为文化指导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结合两种行为文化的差异,软化两者的冲突,将企业环境下的行为文化转化为适配中等职业校园环境的行为文化元素,促进两者的融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以企业和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求同存异”的思路制定策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的融合。从两者组织领导机制、教育培养机制和活动陶冶机制上的契合性出发,将优秀企业行为文化因素融入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当中,从实现领导垂范、规范行为习惯、强化制度保障、丰富教育模式、延伸活动层面五方面实现行为文化融合;再者,分析两者在建设主体、本质属性、运行目的、利益导向上的差异性,探寻出从差异性出发,在榜样力量、道德实践、课堂教学、校园环境、自我教育和职业岗位体验方面推进更深层次的行为文化融合。通过两种行为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磨合,构建出更深层次的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