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象似性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一般说来,学生掌握词汇的多少,是衡量其英语学习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的词汇量要求明显提高,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善于结合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对所学单词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加深印象,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单词。多年来,国外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语法(形态和句法)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将视线转移到词汇教学上。他们发现词汇问题是制约外语学习的瓶颈问题,并积累了很多关于词汇习得的宝贵经验。国内研究者关于词汇教学与习得的研究多面向高层次的学习者(英语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真正面向中学生这样一个较低层次的群体的研究尚属少数。并且虽然象似性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多围绕句法展开,关于词汇相似性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较浅的层面。本文在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以作者任教的潍坊市育才学校的两个平行班级,123名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另一个为控制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在近五个月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和每月一次测试这两种教学手段,对试验班级结合词汇象似性理论进行英语教学。结果表明两个班级的教学成绩出现了较大的差距,试验班级的学生成绩不仅仅高于控制班级,而且高于本级部其他四个平行班级,甚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奎文区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充分证明了词汇象似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当然论文也有不足之出:一、学生年龄小,词汇积累少,不能完全接受象似性理论,容易钻牛角尖,认为任何一个单词都能找到其合理的解释,这是不可能的。二、参加试验人数相对较少,没有很好地说明性,并且,学生成绩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老师的教法,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班风,班主任的管理,学生本身差异等等。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企盼更多的学者来做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点明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词汇的分类,阐述了西方和我国英语教学和词汇教学的历史。第二章论述象似性与任意性历史研究,以及象似性的四个原则: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最近相似性,和数量象似性。第三章介绍了实验研究方法,实验步骤和结果。试验方法包括课堂观察和每月测试。实验步骤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分为利用象似性来教授单词和利用象似性学习单词。第四章得出教学启示。
其他文献
雷达信号层融合成像是一种新兴的雷达成像处理技术,它是多传感器信号层融合与雷达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对来自不同时间、空间或频率上的雷达观测信息进行相干融
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培育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进行科学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及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基础,是我们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当前在华留学生的现状,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了在华留学生所经历的文化冲击,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减轻文化冲击给在华外国留学生所带来的负
中学共青团是基层团组织,是团结和教育广大中学生的坚强核心,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教育引导、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功
新世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终身学习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相结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智能运输系统是解决现代社会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智能运输系统核心技术之一的车辆导航系统是各国竞相角逐的热点研究领域。在车辆导航系统中,路线优化
教学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通过恰当有趣的情景设计,激起学生学习的
本研究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课程文化自觉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