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o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势头,随之而至的是国防建设的有力突破。部队士兵更替作为国防建设重要环节,是战斗力保障的必备条件,是稳固国民安全的有力支撑。如今我国每年平均有23.75万义务兵退伍,对于这些曾经的国防建设参与者,他们的退伍安置工作受到社会多方重视。与此同时,政府政策转型,主导作用下降,传统的退伍安置工作难以满足退役士兵就业需求,多数退役士兵选择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军转地过程中难免会经历职业、生活的转变和适应,这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涉及到退役士兵的环境融入、心态适应和社会接纳三个方面。退役士兵再就业顺利与否,对于稳固军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无锡Y社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针对退役士兵入职后面临的人际交往适应障碍现状,进一步选取社区内比较典型的、存在人际交往适应问题的退役士兵作为案主,从社会工作实务角度出发,从认知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三个层面进行干预,并且根据实际,针对性地从行为障碍层面对案主的人际交往适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介入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就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研究课题进行总结,从新视角下探究退役士兵军转地适应问题的实务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退役士兵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Y社区52名退役士兵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具有年龄层次低、文化水平层次不齐、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特点。结合研究目的以及Y社区退役士兵案主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退役士兵从产生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问题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这样三个层面:社会因素层面、家庭因素层面和自身因素层面。在这样的调查分析下,进一步选取Y社区典型案主张某,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来介入研究,本研究选择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来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在明晰案主面临问题的同时,运用相关理论开展分析,进一步制定相匹配的服务计划,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来发掘退役士兵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的解决途径。在对社区退役士兵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及个案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础上,从社会工作者角度、社区退役士兵角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可以看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来介入退役士兵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研究是可行的,但是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还必须合理运用社区资源,获取社区支持,才能最大化介入效果。另外个案工作介入案主的方式能否适用于其他产生该类问题的退役士兵还有待考察。总之,本研究旨在开拓退役士兵入职后人际交往适应研究新方式,为更好地为退役士兵服务作基础。
其他文献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要突出新时代
旧城住区广场是市民主要的户外休憩场所,其微气候舒适性直接影响旧城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文章以成都市旧城住区中的为民广场为例,通过实测广场中的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
设计了单掺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双掺粉煤灰矿粉、双掺粉煤灰石灰石粉5个系列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通过不同养护龄期的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抗碳
<正>时代变革是时尚之都形成和进化的最主要动因。而影响时尚之都最重要的因素是历史性时代变迁,特别是根本性变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变革期,时尚发展的线索有两条,一是生产方
本文通过模块化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模块化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理念及其运行方式,指出了模块化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