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压电机器人致动原理及其运动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大运动范围、微纳米级定位能力的小型移动机器人在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智能检测、光学仪器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压电机器人利用压电致动技术进行工作,具有输出力大、响应速度快、不受电磁干扰、易于实现纳米级分辨力等特点,在这些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压电机器人实现兼顾大行程、纳米级定位能力、多自由度、稳定运动步态并具有紧凑结构等特性,而现阶段的压电机器人在上述特性之间存在矛盾,无法同时兼顾这些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六足压电机器人,基于三角步态方案实现平面多自由度稳定步态输出,基于行走致动和直接致动模式的融合切换实现大行程及高精度的运动,最终实现大行程、纳米级定位能力、多自由度、稳定运动步态特性的兼顾,满足相关领域的需求。首先,模仿多足生物的躯干构造,通过模块化思想分析确定了机器人的躯体构成为驱动腿、基体、连接件三部分,以实现稳定步态运动输出为目标,开展机器人的拓扑结构设计,确定了驱动腿布置方式。提出了直接致动模式和行走致动模式两种适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模式,通过两种模式的切换实现大行程、高精度的运动。机器人采用三角步态方案,保持运动时机器人重心和姿态稳定,获得高步态稳定性的运动输出,并根据多足间的步态配合方案确定了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运动策略及相应的激励方案。其次,利用伯努利-欧拉梁理论建立了单个压电腿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压电腿固有频率及驱动足弯曲位移的解析解,进而得到弯曲位移与激励信号、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以驱动足完全“抬起”并离开工作面、实现结构的紧凑性和体积的小型化为优化目标,利用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优化压电腿结构,得到压电腿各结构尺寸的具体参数。在确定具体结构尺寸参数后,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位移响应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相近,验证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驱动足弯曲时与工作面不发生打滑为优化目标,基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优化机器人的激励信号,获得高效激励方案。然后,加工装配机器人样机,测试压电腿振动及位移特性,结果满足预期设计目标。对机器人展开相关实验测试,机器人直接致动模式下直线运动时线位移分辨力为15nm,旋转运动时角位移分辨力为0.36μrad;在行走致动模式下四个运动方向所能达到的最大运动速度分别为236.56μm/s、232.23μm/s、235.10μm/s、8501.67μrad/s,最大负载为800g(约为自身体重的40倍);大行程运动下机器人基体姿态变化在1μm以内,并具有良好的步距重复性,直线运动位移耦合率低于3.50%,位移重复性达到0.78%,旋转运动角位移重复性达到0.66%,这些结果表明机器人具有优越的步态稳定性。机器人系统在直接致动模式下直线运动方向定位精度达到nm级,旋转方向定位精度达到亚μrad级,行走模式下在大行程直线运动时具有1μm以内的定位精度,旋转运动时具有15μrad以内的定位精度,融合两种致动模式,测试出其在大行程直线运动时具有±20nm的定位精度,旋转运动时具有±0.4μrad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六足压电机器人实现了大运动范围、稳定步态、高精度的运动。最后,开展了晶圆缺陷检测应用试验,六足压电机器人作为晶圆的承载平台,其优越的直线性能保证了检测时的连续性和快速性,其优越的步态稳定性保证了检测时对焦的稳定性,这为晶圆缺陷视觉检测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助力,展现了机器人在智能检测中作为承载工具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的储存量逐渐告急,另一方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提出了多项政策,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其中,水能以其存储量丰富、发电方式多元化、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关注。本着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精神,发现挖掘楼宇下水道的利用价值,将下水道污水用于发电,为节能减排的政策做出贡献。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用于下
学位
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因为具有高精度、易准直、结构紧凑、非接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医学、国防军事等领域中进行距离、位移、速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无论大型测量物体还是细小的微结构物体均可以采用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得到运动信息。在现代发展中,生物领域的细胞检测也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活性微生物的运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细胞自身活性情况以及能够判断细胞自身是否发生病变等因素,为了研究一种可以灵
学位
我国已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在此背景下,园林绿化废弃物单独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成为必然的选择。梳理了我国关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北京和上海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实践,为其他城市开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提供了借鉴,并提出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的发展建议,对推动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积极意义。
期刊
管道在运输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油、天然气等的运输上有独特的优势。自然环境对管道造成的腐蚀及管道的老化等会导致管道泄漏,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泄漏的资源不仅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泄漏检测技术可降低管道泄漏对我们的影响。实验室采集的天然气管道信号夹杂着大量的噪声,容易导致误报、漏报等情况的发生。为提高管道泄漏检测的精度,本文设计了一套集管道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工况
学位
<正>输血常见于临床患者的治疗,如何提高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是输血治疗研究的重点。本文评价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6月我院输全血治疗患者120例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12月我院输全血治疗患者120例为观察组。患者神志清楚,知情同意,病历资料完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血液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丧失配合能力者。对照组:
期刊
在世界各国军队的强杀伤性武器装备中,数量最多的是火炮装备,其使用次数最频繁。在近现代战争中,火炮为获得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火炮连续发射后带来的炮膛清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传统的清洗方式清洗效果差,清洗时间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急需一种高效、便携、适应性强的设备来完成炮膛清洗的工作。在前人设计的便携式超声波炮膛清洗机器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超声波清洗模块进行研究,从
学位
近年来高新技术装备不断涌现,提高装备作业精度的振动控制技术受到众多学者们的关注。装备在工作中受环境影响会产生难以避免的扰动,如果这些扰动通过机械结构传递到装备中的某敏感仪器上,可能会降低仪器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所以需要采取隔振措施将其减小到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传统的被动隔振越来越难以满足隔振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将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结合的主被动混合隔振系统,以实现对振动的有效控制。本文提出的主被
学位
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量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光学测量技术凭借其结构简单、易准直、精度高和测量误差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众多测量领域。近几年,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的位移测量方法,但是激光光源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当自混合干涉发生时,光源的波长会产生偏移,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在光栅干涉测量技术中,测量基准由激光的波长转换为了光栅的栅距,不仅降低了对光源稳定性的要求,也降低了由于激光波长波动而产生的测
学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为低功耗的电子产品供能的相关研究中,其中压电俘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且环境适应性更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而振动能作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能量,已经逐渐成为压电俘能技术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现如今,在一些城市的公路周边,安装有许多监测仪器,但是受城市电网布置的影响,许多仪器只能安装在供电设备附近,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即是设计一款基于非线性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精密驱动技术已经在生物体精细操控系统、显微装配系统、晶圆检测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系统中,多自由度精密调姿平台和高精度视觉反馈装置都是必不可少的,多自由度精密调姿平台用于调整操控对象的位姿,高精度视觉反馈装置用于成像设备自动对焦并反馈操控对象的位姿信息。然而,现有的多自由度调姿平台难以实现大行程范围内的平面三自由度运动,此外,目前的对焦系统主要采用步进电机、电磁电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