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几何特征匹配/INS/里程计多信息融合列车定位算法研究

来源 :房博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尤其是无线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以此技术为背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列车定位技术是必要技术之一,要使得列车能够高效和安全的运行,就必须获取精确可靠的列车位置信息。因此对列车定位技术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列车定位技术种类颇多,它们各自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特定的列车定位需求,也存在各自的固有缺陷。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隧道中,传统的GNSS定位技术将受到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发挥作用,目前广泛采用的应答-查询器的定位方法的信息传递是间断的,无法满足实时获取列车位置信息的要求,并且还要布设大量的传感器。面对新型列车控制系统低密度轨旁设备、移动闭塞、高精度和高可靠的列车定位要求,单一的定位技术均无法全面满足上述要求。多源信息融合实现各定位信息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是列车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轨道几何特征(轨道姿态和轨距)这一新的特征信号来进行匹配定位,变化幅度过大的轨道姿态(及轨道不平顺)和轨距对列车运行安全和舒适性来说是应当避免的“有害信号”,但对于定位应用却是可资利用的信号资源。本文发掘其定位潜力,用于辅助列车定位系统,实现“变废为宝”。本文将不同数据率的传感器和不同时间采集的数据统一到空间同一里程点位置,使得多次测量的数据具备位置关联性。采用计算最大皮尔森相关系数的方法求取背景数据和匹配数据之间的最佳匹配位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轨道几何特征的匹配定位精度,并讨论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对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亚米级的列车匹配定位精度。具体设计了轨道几何特征匹配/INS/里程计多信息融合列车定位算法方案,一方面,在给定初始概略位置(粗定位)的情况下,IMU/里程计自主导航解算得到列车里程预测值,作为轨道几何特征的局部里程索引。另一方面,IMU结合轨距传感器实测轨道几何特征并与背景特征地图匹配获取里程外部观测;通过Kalman滤波对惯性导航和匹配定位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校正后的精确里程(即定位信息),并在线估计和补偿IMU的传感器误差。通过在轨检小车平台和列车平台上搭载多套不同等级的惯导和其它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对算法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优化。分析了不同等级惯导采集数据处理后的姿态在里程维度上的重复性,同时分析了不同里程长度轨道几何特征匹配窗口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我国变电站领域应用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时间相对较长,从2002年开始研发智能巡检机器人,至今已经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大数据处理技术在机器人红外巡检中应用,逐渐实现了自主化、全方位的智能巡检,降低人力操作强度,减少工作量,节省了变电站运维成本,使机器人红外巡检逐渐具备了智能化的特征。针对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还面临一些不足,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出该技术的作用,下面针对其在机器人红外巡检中的
会议
随着产业部门间经济协作不断深入,形成了以产业部门为节点的产业网络。对产业网络中的产业部门未来发生关联的可能性进行预测,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生态学的能值理论,挖掘产业部门间的能量流动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流的产业网络链路预测算法。运用我国2002-2017年期间五个年度的产业关联表为实证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度,并且预测了2022年产业网络结构,由此分析各年
期刊
报纸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基石。在幼儿园阶段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闹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在玩耍中发散自身思维,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养成自主思考和研
会议
选取2,2’-亚甲基二酚作为酚醛树脂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原子活性和化学键级的视角预测反应趋势,提出反应路径,结合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确定各路径优先顺序和产物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酚羟基与亚甲基的高活性,酚醛树脂的裂解首先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亚甲基桥断裂是主要的初始裂解反应,主要生成苯酚及邻甲酚;高活性的酚羟基易解离成·OH,后续反应中亚甲基被·OH氧化,经脱羰基和羧基反应生成
期刊
文章从建筑工程中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分析入手,论述了建筑工程中桩基性能的检测技术与方法,期望对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期刊
针对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近来,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路高歌猛进,大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迥然于以往,用户对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检测环节在建筑工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桩基检测技术又是检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较为直观的影响。因此,更好地了解桩基检测技术的现状已成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社会背景下,本文对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
期刊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资料成像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苏北盆地地质特征和勘探现状分析,认为影响该盆地成像品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苏北盆地第三系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快,对地震资料成像有客观的地质需求;二是苏北盆地的资料均已经过多轮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必须寻求更先进的成像方法——叠前深度偏移来解决构造和速度双复杂问题,得到更高品质的成果资料。
学位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在我国的经济大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成为提高制造装备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课题。智能制造概述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制造方式,贯穿于整个生产环节,从产品设计到具体生产再到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环节。将互联网产业同制造业相结合,将加速制造业向自动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