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1ac/ad的无线中继传输场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无线城市的期盼及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具有更高吞吐量的IEEE 802.11ac/ad标准随之产生。本文主要基于上述这两个标准,研究当WiFi节点中间节点发挥中继/数据转发功能时,应用的两个无线传输场景——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无线回传场景和基于IEEE 802.11ad标准的室内多设备通信场景。为了应对无线回传对传输距离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将中继应用于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无线回传场景下,系统出现的干扰问题,并提出干扰避免方案:为降低系统外部干扰对性能的影响,实时监测系统链路状态,必要时进行信道切换;为降低系统内部干扰对性能的影响,设计信道隔离方案;为了实现回传信道带宽最大化,评估信道的带宽及聚合哪些信道能实现性能最优;利用天线空间隔离和功率控制来减弱系统内部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对回传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回传系统的传输性及稳定性,然后实现方案并通过实测来验证了方案能够有效应对系统内、外部的干扰,提升系统传输性。本文分析基于IEEE 802.11 ad标准的室内多设备通信场景的干扰,提出使用反射体中继来实现干扰抑制,并使用穷举法最大化系统容量,然后通过信道建模和干扰建模,验证了反射体中继的干扰抑制作用,使系统性能获得较大提升。
其他文献
视频压缩是利用帧内、帧间预测编码以及变长熵编码等方法去掉大量冗余信息。但由于传输信道的不稳定,视频传输过程中产生误码及丢包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压缩后码流抵抗差错的能
统计分析表明,全国煤矿瓦斯事故占煤矿事故总数的70%。然而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煤矿井下瓦斯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对出现的瓦斯事故进行预警和救援支持。而目前,大多数
由于扩频信号具有功率谱密度小、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非军事领域。在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中,一个符号信息与一个伪随机序列相乘来扩展频谱
盲信道辨识作为现代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信道参数的估计仅利用接收端的数据就可以完成,最早的盲信道辨识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高阶累积量来实现的。Tong算法的提出为信道盲辨识
H.264/AVC是ITU-T/ISO共同研究发布的具有高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强抗误码性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码率控制算法贯穿其整个编码过程,它是视频编码中合理分配比特率以提高视频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仿真系统的建立将为SAR的系统设计、性能分析及系统的优化提供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同时,由于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
OFDM技术是被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a选中作为其物理层的接入技术。OFDM系统就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调制解调系统。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的各个子载波的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用户对信息传输的需求向着高数据率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而MIMO-OFDM技术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MIMO技术可以利用空间复用增益提高信道的容量,利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文本信息迅速膨胀,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并准确、全面、快速地将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从文本信息系统中选取出来成为当前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
近年来,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作为一种可以接近香农极限性能的纠错码技术,逐渐成为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在无线通信、深空通信、光和磁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