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良好的教育不仪能使人的自身潜能得到最人的发挥,同时也能使人的品性得以提升、精神得到充实,使人得以全面发展。但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深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方面存在着轻视人本关怀的倾向,一定程度阻碍和压抑了“人”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针对部分小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认知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人格及价值观培育等问题,以银川市四所小学3-6年级的6个班级为对象,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试图了解小学教师中“人本关怀”的缺失情况,分析、探寻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若干策略以改善教师对待学生的“关怀态度”。本研究发现,小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怀”忽视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语言失当、教育态度差、关怀方式不当,个别教师存在行为失范等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心态普遍、校长的管理方式陈旧、职业道德欠佳、角色认同感较低和心理亚健康较普遍五个方面。为此需要采取转变校长治学理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给予教师人本关怀、注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及完善教师选拔机制五方面措施,以改善小学教师的关怀素养,保障小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