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人本关怀”的缺失及改善策略研究——基于银川市四小学的调查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良好的教育不仪能使人的自身潜能得到最人的发挥,同时也能使人的品性得以提升、精神得到充实,使人得以全面发展。但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深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方面存在着轻视人本关怀的倾向,一定程度阻碍和压抑了“人”的全面发展。   本论文针对部分小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认知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人格及价值观培育等问题,以银川市四所小学3-6年级的6个班级为对象,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试图了解小学教师中“人本关怀”的缺失情况,分析、探寻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若干策略以改善教师对待学生的“关怀态度”。本研究发现,小学教学中明显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本关怀”忽视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语言失当、教育态度差、关怀方式不当,个别教师存在行为失范等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心态普遍、校长的管理方式陈旧、职业道德欠佳、角色认同感较低和心理亚健康较普遍五个方面。为此需要采取转变校长治学理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给予教师人本关怀、注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及完善教师选拔机制五方面措施,以改善小学教师的关怀素养,保障小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在我国,政府、市场和社会是三个重要的部分。纵观我国发展改革的历程,源于1978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在稳步进行中,唯独社会事业的改革相对滞后。北京奥运会,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一定英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在,课程与教育共生共在。课程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我们谁也无力承担课程失败的结果,我们谁也无力对一代人的命运负责。那么,在新课程已经启动的背景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