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网线损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而且也可以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简洁、快速的线损计算和分析方法将有利于寻找影响损耗的主要因素,掌握线损的变化趋势,改进线损管理工作,降低线损至最低限度,最终推动整个电网经济运行的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地理科学中运用发展的产物,组件式GIS(Com GIS)的推出,更为其技术的革新和完善提供了契机。Com GIS把各种GIS的功能适当抽象,以组件的形式供开发者使用。因此,它具有传统GIS无法比拟的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与空间信息有密切关系的各个方面。但是,目前在国内很少见到将Com GIS技术应用于农村电网管理工作当中的案例。基于这方面存在的空缺,本文提出了利用Com GIS技术开发农电线损管理系统。本文针对农村电网传统线损管理系统的不足和农业电力部门的迫切需要,对基于Com GIS技术实现线损管理功能的思路、技术方法及其总体结构、数据模型和线损计算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进行了具体实践。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电网的基本情况和政策措施,论述了国内外的线损研究工作和电力GIS的发展、应用现状及技术,对目前多种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每种算法在其计算精确性和适用范围方面作了充分地比较,以此提出了基于Com GIS技术的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原则以及功能结构,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建立的模式、图形操作和电网管理功能实现的方法,重点在线损理论计算方面。针对前推回代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通过算例验证其合理性和先进性。最后,本论文对线损计算进行实现,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和简单的操作界面,并对具体线路进行计算,经验证计算结果较为满意;同时还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导致线损过大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