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易感基因的定位与鉴定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类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先天畸形,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4‰~50‰。其中,约有80%的CHD仅表现为心脏畸形,而不伴有其他系统的先天异常,称之为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simpl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目前认为,CHD主要是胚胎心脏发育异常所致,遗传因素在CH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遗传率(度)为55%~65%,但其遗传方式和外显率等均不清楚,故CHD致病基因研究进展缓慢。研究CHD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不仅为阐明CHD的发生机理和遗传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丰富人类基因组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先天畸形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科学方法。 心脏的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若干个基因先后表达,也涉及细胞的迁移、分化、增生及精确的相互作用。国外学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基因剔除等方法,通过对果蝇、琥珀鱼、鸡胚、鼠等心脏发育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心脏发育相关的基因,如Nkx2-5、Pitx2、erbB2、MEF2C、dHAND、Endothelin、Irx4、Ufdl、NF-ATc、Sox-6。这些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特征为我们寻求CHD的相关基因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目前国内外关于人类CH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孕早期环境因素和一些伴有心脏畸形的综合征,发现了引起心脏畸形的候选区域,如22q11、10p13、4p16,以及CHD相关基因如TBX5、Jagged-1、TFAP2B等。但在单纯性CHD的研究方面,仅Nkx2-5/Csx基因被证实与之有关。因此,国内外对人类单纯性CHD发病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发现位于12q13区域内的D12S1056位点与单纯性CHD显著相关(P<0.01),提示在此位点附近可能存在单纯性CHD遗传易感基因。为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在D12S1056位点附近选择10个微卫星多态遗传标记:D12S1056、D12S1293、D12S83、D1251655、D1251662、D125334、D125137、D125102、D1251702和D12S1691,对62个单纯性CHD核心家系186位成员进行基因型分析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叫lib五uml’est,TDT),首次将单纯性eHD遗传易感基因定位至12q13区域内3.4cM,井采用候选克隆策略,首次证明该候选区域内Gli基因与单纯性CHD相关。方法 标本:62个单纯性CHD核心家系共186名成员,其中VSD37人、ASD8人、PDA功人、凡7人。62个单纯性CHD核心家系均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医院和沈阳军区陆军总院心脏外科提供。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心脏超声和手术确诊。取所有CH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静脉血2而,构椽酸钠抗凝后一20“C冻存,备用。 1.微卫星多态位点的选择 根据各个微卫星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Polymo印hi‘: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选择染色体12q13区域内10个微卫星多态位点进行TDT检验。其中D1251056、D12S1293来自人类合作连锁中心(The Cooperative Human Link鳃e Center,CHLC),DzZss3、D12S1655、D12S一662、D125334、D125137、D12S102、D1251702、D12S一691选自基因组数据库(Genome DataBase,GDB)。 2.基因型分析 常规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DNA。荧光标记PCR技术扩增微卫星多态位点。酚/氯仿抽提法纯化PCR产物。经95“C变性3而n后,在ABI PlllSMT“310型遗传分析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电泳介质为POP一4胶,电泳条件为15Kv电泳24而n。Genescan Analysis 2.02软件自动分析基因型。 3.TDT检验和遗传多态性分析 对62个核心家系成员进行TDT检验。对有意义的微卫星多态位点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各微卫星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杂合度。依据Hardy一Weinberg定律计算各微卫星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和杂合度预期值,采用x,检验进行Hardy一Weinbe铭平衡吻合度检验。 4.Gli基因与单纯性CHD相关性研究 在Gii基因编码区选择3个可引起氨基酸改变的cSNP:EI looQ、G933D和G1012V。常规PCR扩增后,采用PCR一RFLP和DHPLC两种方法对62个单纯性CHD核心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其中,EI looQ和G933D两个cSNP分别具有Ec0RI和Tfil酶切位点。应用wAvE⑧系统温度预测软件对扩增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确定3个。SNP的熔解温度(Tm):G933 D Tm为60.3OC,Ell00Q Tni为58.5”C,G1012VTm为61.3”C。PCR产物经缓慢变性后进行DHPLC检测。3个csNP的不同基因型经测序证实。统计学分析包括:应用在线Hardy一Weinberg检测程序分析基因型的Hardy一Weinberg平衡吻合度;采用ETDT软件分别对Gli基因3个cSNP进行单位点关联分析;应用ZLD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检验(连锁不平衡程度以D‘表示);应用TRANSMrr version 2.5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1.毛细管电泳结果 Rllo经荧光扫描为蓝色,R6G经荧光扫描为绿色。单峰为纯合子,对称双峰为杂合子。 2.基因型分析结果 62个核心家系在10个微卫星多态位点基?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MAPKs及PPARs在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发生和防治中的作用和细胞机理 已经知道心肌细胞(cardiac myocyte,MC)肥大是由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如AngⅡ,NE和ET-1)引起的细胞生长异常(过度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既兼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功能,又是效应分子,介导和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1,2]。NO的调节功能十分广泛,除了舒张血管,它还在血小板聚集,血管
<正>近十多年来哮喘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无论是治疗的观念还是治疗的药物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但即使采用目前最有效的控制哮喘药物,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它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有研究表明miRNA可能与疾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疾病的发